88看书>青春校园>古玩大家>第一百零四周 人皮《道德经》

第一百零四周人皮《道德经》

这种感觉,让苏仁想起了马老板家的云床煞气,难道这本《道德经》也蕴含了人死后留下的痕迹?如果把它处理,转煞气为福吉,那会不会像最后的云床鬼影一般,给自己提升一些血气?

可是,为什么这本《道德经》上没有显现出数据化的数字?

“上星期一个朋友放在我这寄卖的东西。√∟,..”

秋掌柜摊摊手,看着苏仁手上的《道德经》,颇为无奈的说道:“是唐朝末期秦宗权书写的《道德经》。”

说起秦宗权的名字,秋掌柜脸上带着明显的厌恶。

“鉴定了一辈子的字画,偏偏在这本书上瞧不准了,按理说一千多年前的老物件,哪怕保存的再好,也应该有些陈旧的样子,尤其是字画书籍一类,纸页发黄,出现裂纹,字迹不清晰,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可这本《道德经》却好像新做的一样,不是老头子我吹,经过我手中鉴定的书籍字画足足有几万件,哪怕是不知何人所著,也能从纸张墨迹中分析出它的具体年代。

但眼前的《道德经》,从纸张,墨迹、字体,就没有一样是老头子我见过的,里里外外透着邪性,鉴定不出材质,弄不清成分,看不出年代,一问三不知,这样的物件你让我怎么往外卖。”

面对这样棘手的物件,秋掌柜也犯了愁,对着苏仁大吐苦水发起了牢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苏仁翻看两页,一个个拇指大的青色字体工整非常,字迹如新,纸页柔软细腻,好像蜀中顶级的绵绸,也确实没有陈旧的地方,问道:“秋掌柜没找人做碳酸鉴定。”

秋掌柜苦笑道:“怎么做?东西不是我的,一做鉴定,多几个窟窿,少几个边角,你让我怎么和朋友交代。”

朋友放在他这寄售,可秋掌柜偏偏鉴定不出来,他是开精品店铺的,卖东西不能砸了名声,弄来弄去,竟然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店内来了客人,秋掌柜回身招呼去了,此时,一边闲逛的和珅正好回来,一见苏仁手中翻看的《道德经》,当即连退三步,惊呼道:“这玩意怎么还在,圣上不是下旨烧掉了吗?怎么······一定是内务府那些个只会捞钱的腌臜货干的好事,欺君罔上私自昧下了东西······一群没/屁/眼的玩意儿,怎么什么东西都敢扣留!”

和珅跳脚痛骂,苏仁晃晃手里的《道德经》,问道:“怎么,你认识。”

“哎呦我的主子哎,你怎么还拿着它。”

和珅回过神,连忙劝解道:“奴才不止认识,还亲眼见过呢,当初苏州织造王琦,以敬献太后的名义,把此物礼送入宫,没成想,被人认出了来历,乾隆爷知道后大发雷霆,当天便摘了王琦的顶戴,砍了他的脑袋,并且查抄九族,女眷送入教司坊为娼,男丁发配宁古塔充军。”

一本书?被人发现来历,竟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苏仁心里更好奇了,问道:“它具体的名字叫什么?”

和珅搓搓手,圆圆的眼睛瞅瞅四周,然后脸色难看,一字一顿的说道:“唐朝末年,秦宗权制作的人皮《道德经》。”

“什么!它是人皮做的!”

苏仁手一抖,差点把《道德经》扔了出去,嘴中不可抑制的发出惊呼之声。

好在街边还算吵闹,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苏仁连忙道:“你能确定?”

和珅一脸肯定,拱手手,所问非所答的说道:“主子,您知道唐朝末年,秦宗权的具体事迹吗?”

苏仁点点头,秦宗权,曾经吃出两千里无人区,华夏最出名的吃人大魔王,作为历史系毕业的学生,苏仁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在华夏古代战争史上,吃人肉的军队不在少数。刘邦、曹操,朱牛郎都干过这事。

当然,绝大部分军队是在军粮耗尽、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开始以人肉充饥的。

明末的开封城、清末的南京城,甚至发生过把满城百姓全都吃光的事件。

但是如果要说华夏第一吃人魔王,那一定当属唐朝末期的秦宗权。这个人在历史教科书上并不显眼,但是他给中原地区造成的伤害甚至超过了唐末造反头子黄巢。

黄巢的军队是在自己没有军粮的情况下,开始吃人肉为粮。

而秦宗权则是由始至终都没有囤积军粮的打算,他丧尽天良的制造了震撼世界的惨案,把一个方圆两千里的地域,生生吃成了没有人烟的无人区。

最为中原最大的军阀,秦宗权本来是蔡州地区的一个牙将,如果没有黄巢起义的发生,他最多也就是一个中级军官。

但是由于黄巢起义的波及,朝廷对中原地区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控制。距离蔡州不远的许昌发生了一件事,许昌当地的将领驱逐了最高军政长官,自己开始割据一方。

秦宗权得知以后,自然也是照猫画虎,就这样,秦宗权成为了割据蔡州的一方势力。就在同一年,黄巢率领20多万农民军攻入了长安城,马球皇帝唐僖宗不顾百姓死活,一溜烟跑到了四川成都避难,和当年的李隆基完全是一个德行。

黄巢进入长安城之后的情况和之后的李自成、洪秀全都差不多,黄巢开始在长安城中过起了安逸的日子,似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四周 人皮《道德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