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妃有奴皇帝>第102章:王母娘娘被气走。阎王硬闯。

玉皇大帝并不回答王母娘娘的讥讽问话,和众神仙眼神中或多或少透露出的质疑,只是继续吩咐报事神仙,要求他速速传达,免得萧衍耐不住性子硬闯上殿来,发现潘玉儿再纠缠不休,“告诉萧衍,让他马上下天去,好好在阴间职守,不得再出现任何差池,等朕腾出空来,朕会下旨诏见他的,叫他等着去吧。”

玉皇大帝的话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王母娘娘和有些神仙在他话音刚一落就听得出来,这是没有他的旨意,他不允许萧衍再私自上天来,断绝他自行到天庭来讨要潘玉儿的路。

玉皇大帝解释他这样做的理由,“把鬼差都分派出去,使阴间空虚,形如虚设;阴间成为他萧衍之天下,残暴统治,重刑罚使得怨声载道,是鬼们发动叛乱的根本原因,朕没有加罪于他,已经是格外开恩。再出现任何差错,朕自当以重罪处治萧衍。”

玉皇大帝的讲解十分有道理,阴间的这次叛乱,萧衍和鬼差的确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惩治他们都不过分,不允许他们参加庆功宴无可厚非,在情理之中。

王母娘娘揭穿玉皇大帝的底牌,“别说得这样堂而皇之、大公无私,你不就是担心萧衍看见潘玉儿,今天宁可死在这也要把她带去阴间吗。”

萧衍对地狱的鬼疏于管理和防范,派谴大量鬼差出去,就是为了寻找潘玉儿,他在凌宵殿上口口声声请求过告知她的下落,很多神仙也听说他要她做他的“阎王奶奶”的执念。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亲征,就是在蓬莱群岛上,萧衍找到了潘玉儿的地方。

事情皆由于潘玉儿而引起,萧衍肯定是为她而来。

看样子玉皇大帝就是一定要阻止萧衍带走潘玉儿,众神仙心知肚明,王母娘娘所言非虚,并非空穴来风。

玉皇大帝阻止萧衍来找潘玉儿的理由充分,“神仙之间是不允许通婚的,潘玉儿丝毫没有嫁给萧衍的意思,她没有错;萧衍强取豪夺,利用阎王的权势和非同一般的本事就要霸占潘玉儿,闹得阴间和三界沸沸扬扬,地狱还发生了叛乱,我们天庭当然是全力阻止。”

“你还知道‘神仙之间不允许通婚’就好。”王母娘娘鄙夷地看了玉皇大帝一眼,实在看不惯他虚与委蛇的可恶嘴脸,径自不告而别往外走去,她要去找萧衍,哪怕只是多一份阻止玉皇大帝靠近潘玉儿的力量也好。

玉皇大帝向御案后一仙女使眼色,仙女立刻知趣地追随王母娘娘而去,要探听她的动向。

“别怕,天庭天兵天将无数,别说一个萧衍,就是全阴间的神鬼,也不必担心。”玉皇帝不只在言语上安慰潘玉儿,还移步款款走到她跟前,左胳膊扶上她的后背,手轻轻拍拍她的肩膀。

众神仙包括二郎神在内目不转睛盯住玉皇大帝对潘玉儿的一举一动。

对于玉皇大帝的亲昵举止,潘玉儿本来就有些不自在,她跟他又不熟,神仙们诧异的目光盯得她更加不好意思,她局促不安,向外躲避玉皇大帝的手臂和他的热情,“我知道了,我不用担心萧衍,我自己会调整好的。”

好不容易才靠上美人的后背,玉皇大帝舍不得就这样放开,强行把潘玉儿送回到她原来一直坐的座位上。

玉皇大帝率先招呼大家,他虽然情怀荡漾,心思都扑在潘玉儿身上,还是察觉得到众神仙的异常,“大家不必介意,不要因为萧衍扫了我们的兴,继续,继续。”

总不能一直紧盯玉皇大帝反常的举动不放,神仙们自觉有失礼仪,尽快恢复正常形态举止。“谢玉帝。”“李天王,三太子,我敬你们一杯,此次平灭阴间鬼叛乱你们功不可没,请。”大家推杯换盏,和先前一样畅饮,聪明透顶的众位神仙其实都意识到眼前所发生的很可能是什么事。

报事神仙传玉皇大帝的旨,要萧衍回阴间等待奉旨上天,萧衍一定要见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找到潘玉儿不可,他们却不肯传见,他的谨小慎微和忍耐是有限度的,超过他的极限,他就会爆发,而且置后果于不顾,他在庆功宴殿外大声吵吵,话就是要传给里面的神仙们听,只希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能听得到,“这是什么意思?你们天上凭什么把玉儿给藏起来,我已经平定了叛乱,还不允许我们在一起,是没有道理的。我要怎样做才能和玉儿在一起?还请玉帝和王母娘娘明示。见不到玉儿,我是不会走的,我要和玉儿一起走。”

萧衍在殿外边吵吵些什么,距离殿门比较近的神仙听得一清二楚,可是他们相对于参加庆功宴的神仙们来说位次最低,对萧衍的处理玉皇大帝刚刚明确有过口旨,他似乎对潘玉儿情有独钟,其中关系复杂、矛盾重重,没有禀告给玉皇大帝知道来讨要潘玉儿的萧衍在外面的无礼言行。

萧衍不管不顾往殿内就冲,他誓在定得,一定要找到潘玉儿不可。

玉皇大帝已经有明确旨意,谁敢违背和大意,决不允许萧衍自作主张冲进去,殿外执守的天将双戟一横,便以为能够拦住他,想必他只不过是一时头脑发热,看到真刀真枪会自我收敛的。

玉皇大帝的旨意萧衍都能够放在一边,两个执戟的天将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有必要,必须做不可,他会与整个天庭作对。当然没有到最后一刻,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没有亮出兵刃,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谁阻拦他他就跟谁过不去,他抢步上去推搡两个天将,盼望着将他们俩推开,


状态提示:第102章:王母娘娘被气走。阎王硬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