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

突破了人民军的右前阵地之后,日军并没有在阵地上和人民军作过多的纠缠,因为其他阵地的人民军正在赶来增援,因此一刻不停,立刻杀向人民军的内线阵地。而且日军的指挥宕神户次郎也加入到了进攻的日军中,亲自指挥日军作战,反正他己下定决心,这一次是不成则成仁,也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退路。

人民军的内线阵地分为前后两个部份,前部是由张方平的营部警卫排和迫击炮部队组成,人数约240人左右,后部则是自行火炮部队的随行人员,人数约400人,虽然人数确实不算少了,但除了营部警卫排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作战部队。

而阵地突然的崩溃,也让张方平有些措手不及,因为阵地崩溃的时间太快,让他几乎做不出什么反应,而且张方平也不是决断力很强的人,因此一时也有些手足失错,不知该如何才好。但日军是不会给人民军留出反应的时间,转眼之间就冲到了距离内线阵地不到100米的位置。而警卫排也不等张方平下令,向日军开枪射击,而且在自行火炮的车顶,4挺机枪也一起开火,向日军疯狂的倾泄着子弹,总算是延缓了日军的进攻。

黄泰松也在电台里向张方平讲话,要求他一定要坚守住最后的防线,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就是两门自行火炮。

其实在几分钟以前,黄泰松等人的心情还很好,对坚守到援军赶来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但突然之间战局就发生了逆变,右前阵地一下子就崩溃了,日军杀到了内线阵地前,因此几个人也都有些紧张起来,毕竟他们此前并不是海战陆战队的成员,而是猛士车的车组成员或后勤人员,并没有领军带队的实际经验。这时除了向张方平喊话之外,就是催促援军尽快赶来。

这时张方平才回过神来,也知道局势危急,容不得自己再有半点犹豫了,于是立刻派人向各个阵地下令,命他们立刻全部赶回来增援。

不过等其他阵地的部队赶回来,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因此这几分钟也就成了胜败的关建。但现在守卫阵地的人民军只有自己的警卫排,既使把营部的成员都顶上去,也只有30多人,而炮兵按照作战条例,在敌军攻到阵地前时,是可以向后撤退的,因此这时都已撤到了后方去了。

而尽管阵地有机枪火力的支援,但还是很难阻挡住日军的进攻。这是由于日军的人数要远多于刚才插入突击的日军,而且这时进攻面也较宽,机枪火力不可能完全封锁住日军的进攻路线,另外由于这时日军离人民军防线的距离太近,机枪怕误伤同伴,也不敢肆意的开火。这些情况都造成的机枪的威力大减。

其实如果是在其他战场上,人民军只用向后撤退2、300米的距离,就可以赢得其他军队回援的时间了,但现在人民军根本无法后退半步。于是张方平也只能下令,命所有迫击炮士兵都放下迫击炮,使用步枪加入到阻击日军的战斗中。

除了炮手之外,其他的炮组成员都配备了步枪,并接受过一定射击训练,因此有这一批炮兵全部加入防守,确实可以加强防线的火力。

在战后的结果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当然实际俪效果却并不是张方平所想的那样,在炮兵加入之后,人民军的防守得到了加强了,最终守住了阵地。由于这时日军距离阵地太近,因此在炮兵赶到阵地时,日军己攻到了民军的阵地前,如果炮兵不赶来,只靠这30多人,根本经不起日军一冲,日军将可以直接冲击两门自行火炮,后果实在难以预料,而加上了这200多炮兵,才能够抵挡一阵,嬴得时间。

日军冲进人民军的阵地,张方平也知道到了最关建的时候,回头看了两门自行火炮一眼,心里也下定决心,不惜自己的性命,也一定要保住这两门自行火炮的安全。

张方平的资质虽然一般,但对华东政府,对人民军的忠诚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因为是华东政府,是人民军给了他全新的生活。

张方平加入义和团的原因很简单,和中国两千多年农民起义历史的原因一样,就是吃不饱饭。1900年中国北方的旱灾让张方平的父母双双饿死,而张方平如果不是拼着最后一口气,参加了义和团,也是和父母同样的命运。

张方平的义和团经历并不长,只有三个多月,但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这个以前只知道种地,交租子的农民看到了处面世界的精采。

应该说这一段经历是张方平一生中最痛快的日子,和团众兄弟们一起聚义、练功、抢大户、杀洋鬼子,后来甚致还进入北京,受到慈禧的接见,当然张方平是夹在团众当中,只能远远的看,连这位传说中的老佛爷的面貌都看不清楚。而这个时候的张方平对义和团的说教坚信不疑,坚信自已练的神功有神灵佑护,可以刀枪不入,轻松的击败洋鬼子,甚致还做了几天打败洋鬼子之后,高官得坐,骏马任骑的美梦。

但很快八国联军的枪炮轻易的就将神功无敌的信仰撕个粉碎,由其是张方平亲眼看见传授自己神功的大师兄被一发炮弹贯穿身体之后,终于明白根本没有什么刀枪不入的神功,或者是神功也挡不住洋人的枪炮。

义和团失败之后,张方平和十几名团众在山林里东躲西藏,有几次他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但却都奇迹般的活过来,一直熬到人民军来了。

张方平加入人民军的动机和加入义和团一样,只为能吃一口饱饭。但


状态提示: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