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四五七章 围歼日军(一)

“在这几天时间里,外事省共计收到了16个国家发来的外交照会,对我们日军在战场上强迫平民阻挡敌军进攻的行为表示不满,并要求我们能够严格尊守【日内瓦公约】的规定,保障占领区内民众的正当权益,并且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岂有此理,我们日本军队在中国打仗,要怎样对待中国人,和这些国家有什么相干的,他们凭什么要多管闲事,我看根本就不用理他们,我们该怎么做,仍然还是怎么做就是了。”

“寺内君,现在可不是幕府闭关锁国的时候了,那个时候东西方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来往,我们当然不必在意别国的态度,但现在则不同,科技的发达也让整个世界的联系交流更为紧密,这虽然也是好事,可以互通有无,发展经贸往来,但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传遍全世界,而且做任何事情也不能全然不顾及其他国的态度啊。”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立刻通知前线的军队,要求他们绝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否则回来就上军事法庭吧。”

“不行,前方的将士正在和敌军拼命奋战,我们不仅不能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反而拖起他们的后腿来,这怎么能行!照我看等别的国家怎么抗议不满,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们仍然坚持我们的做法,确保前线军队平安的撤回到朝鲜半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寺内君,你还不了解我们面临的外交局面啊,情况要比你想严重得多啊,有的国家可不是说说而己,英国、美国都己经向我们发来到了外交照会,表示这件事情己经严重影响到两国和日本的关系,希望日本能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发生,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两国对日本的援助。

“什么?”听完了小村寿太郎的这一番话后,在场的众日本内阁大臣都沉不住气了,忍不住惊呼了起来。因为谁都知道,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全靠着英、美两国的援助支撑着,一但英美不再援助日本了,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寺内正毅立刻道:“什么?难道英国、美国不打算再支持我们日本了吗?”

小村寿太郎道:“那到也不是,英美两国的政府还是愿意继续支持我们的,但如果新闻媒体继续报导下去,会让两国民间的舆论对政府施加压力,那么就会有议员在议会里提案反对支持我们了,那时政府也很难做啊。”

寺内正毅听了,也松了一气,道:“这是国家大事,当然是由政府做主,记者跟着瞎起什么哄,还有国民不老老实实的工作,也跟着闹个什么?”

小村寿太郎苦笑了一声,道:“寺内君,英美两国的制度和我们日本不同,他们比较重视新闻和民间的声音。”

原来华东政府在上海新区招开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迅速在整个上海轩起了一场对日本口诛笔伐的舆论风暴。上海的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强烈指责日本在战中犯下了*行,随后华东政府又组织了两场学生游行活动,并向设在公共租界的日本驻上海领事馆递交了抗议书,甚致还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在日本开办的工厂,商铺里工作的中国人也纷纷辞职,令大多数日本工厂,商铺被迫停业。当然这些主动辞职的工人都被上海新区招募走了,因此并没有失业。

而且很快这股舆论风暴就蔓戳中国的各大城市,北京、西安、武昌、南京、杭州、广州等地,都发生了规模不同的声讨日本活动,一时间声势十分浩大,整个中国的反日情绪都异常的高涨,甚致在少数地区还发生了针对日本人的暴力行为,一些日本侨民被打死,还有一些日本开办的工厂遭到了洗劫。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外敌入侵战争,都会发生一些“惨案”事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甲午战争期间发生的“旅顺惨案”,庚子国变期间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相比来说这次用平民挡枪的性质虽然恶劣,但惨烈程度还是比这几次惨案要好得多。而虽然这些惨案在国内也引起了一些反应,但也都远远没有这次的声势浩大,并且很快就了无声息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清廷的无能,发生惨案以后只会息事宁人,不知道声诉,更不敢放任民间舆论扩大,因此限制了这些惨案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近代以来,清廷的对外作战是屡战屡败,几乎就没有赢过一场,而败军之将不足言勇,那里还敢去追究制造这些惨案的凶手呢!

而这次则不同,这次的操盘手是穿越者,他们对舆论的操控和宣传自然是架轻就熟,因此一套组合拳下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同仇敌忾之气,而更为重要的是,人民早开赴辽东参战以后,连战连捷,士气正盛,因此指责日本自然也是底气十足,铿锵有声。

而且从一开始穿越者就不打算将这舆论风暴拘限于国内,而是国内国外双管齐下,在新闻发布会上就给各国记者提供了影像和印刷资料,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各国记者就立刻向本国的编辑发电,汇报这一事件,并要求国内的报纸立刻发布这条新闻,有的记者则是连夜写了新闻稿,一并发电回国内。

由于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而且得知记者们都已拿到了影像和印刷资料,因此各国国内的各大报社自然不敢耽误,纷纷安排版面,或者是加刊报导了这一消


状态提示:第四五七章 围歼日军(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