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

军委收到北京驻军的报告之后,立刻就在第一时间通报给天津执委会,引起了夏博海、秦铮等人的强烈震动。

到目前为止,穿越集团从严格意义上说,还是一个军政府,尽管部份的实现了军政分离,但执委会的最高五人组里,有三人都是现役军人,而且现在穿越集团控制的青岛、山东地区,基本还是军队在管控。当然在整个穿越集团里,除了极少数人员之外,绝大部份人对这种局面也并无异意,因为从穿越集团登陆以来,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因此在目前这个时候,实行军事管治,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而且人民军成立至今,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这也让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等人的心里多少也产全了一些乐观的情绪,认为人民军虽然还不能和旧时空的解放军相比,但己经俱备了一支强军的雏形,毕竟人民军成军才半年,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己经很不错了,有人甚致戏称:看来自己还真的有一些主角光环,加起一支军队就是强军。

当然在这段时间是,也不是没有人离开过人民军,现在的人民军施行的是募兵制,在每个士兵入伍的时候,都会明确的告诉他们,随时都可以离开人民军的,当然是要按正常的手续,首先提出申请,由上级进行审核,通过了审核以后就可以正式退伍。不过退伍之后,所享受的军人福利就没有了,到现在为止,全军只有21人提出申请,离开人民军。和人民军的总数相比,这当然是一个极小的数字。

加入人民军的大体有三类人,第一类是由于生活所迫,加入人民军之后,不仅有固定的军饷可以拿,而且还有相当的福利待遇,生活在农村的可以分到田地,并且享受减少或是免除田税,而生活在城市里,则可以给家人安排工作等等,既使阵亡家属也可以获得抚恤金,基本可以确保生活,这一类人在人民军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第二类则是无业者,他们的家人基本死于战死,或者是被八国联军虏掠,虽然被人民军解救,但却是单身一人,无居无所、无田无产,只有加入人民军里,不仅能混口饭吃,说不定能混个前程,再不济当几年兵下来,也可以攒一些钱,将来购宅置地,成家立业,这类人的数量本来不多,但山海关之战以后,被俄军掠虏的关外居民有大量加入人民军,因此人数大增;第三类则是怀着其他目地,如杀洋人报仇等,但这类人最少。

总体来看,第一类是最稳定的,除非是有特殊原因,否则是不会轻易退伍的;第二类也还比较稳,有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退伍;而第三类的稳定性就要差一些,离开人民军的基本是第三类人,这样的叛逃行为,确实还是第一次发生。

同时也让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等人从乐观情况中清醒过来,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主角的光环,而且要建立一支强军,绝对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既然是出了事情,自然就要尽快处理,原来秦铮明天就要跟谈判代表团出发去上海参加谈判,但也只能留下来协商处理的办法,同时又连夜把肖建军从大沽口招回天津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上海方面也发回报告,捣毀了一亽针对穿越集团的情报机构据点,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这个情报机构很可是日本设置,暂时没有发现与其他国家有关的资料,但在据点中搜出一份策划武力捣毁上海办事处,抓捕穿越者的计划,并且还发现有上海办事处的房屋图纸和现场勘测资料,因此请执委会尽快协商决定,指示上海办事处下一步的行动方略。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执委会颇有一些应接不暇之感。虽然在这个时代,日本只是一个二流国家,但穿越者们基于旧时空的经验和民族情绪,仍然将日本与英法俄等国平列为穿越集团的第一档威胁;等级在美德两国之上,只要是有日本参与的事情,就决对不能轻视。更何况日本人的情报能力,在旧时空可是出了名的厉害,无论是之前发生的甲午战争还是之后发生的日俄战争,珍珠港之战,日本人在情报战线上的成绩,甚致被传得神乎其神。

其实这些传闻都有夸大之嫌,日本人的情报神话能力,其实基本是建立在旧时空里中国社会一盘散沙,无力组织统一有效的反情报战线的基础之上,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因此和中国人有相近外貌和文化的日本人自然在情报收集上占了不少便易;而偷袭珍珠巷,则主要是美国方面自己大意。即使是在旧时空里,日本人的情报神话,在对基层有强大控制能力穿越者的前辈手里就没有占到什么便易;而美国加强了情报的警戒之后,日本的情报收集也顿时大打折扣。

而且在这个时代,穿越集团在天津有极强的控制力,因此在天津就已抓获了大量的各国间谋,其中日本间谋占了大半,令日本几乎无计可施。但上海不是天津,穿越集团在上海的控制能力极为有限,对日本间谍也就决不能够掉以轻心,虽然刚刚打掉了日本一个情报据点,但谁敢保证日本就只有这一个情报据点。

由其是日本制定的武力捣毁上海办事处的计划,更是给了执委会强大的压力,因为这一次的代表团成员众多,不仅有谈判人员,同时还有大量的表演人员,如果日本人真的对代表团发动突袭,对穿越集团造成的损失可不是一点半点啊。但现在代表团己经从天津出发,而且在上海地区也己


状态提示: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