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九十章 青州之乱(三)

虽然文瑞有心要大闹一场,但也知道抢田地的海外华人都有军队保护,而且海外华人的军队可不是好惹的,连洋人都不他们的对手,好在是在青州的军队并不多,到还不难对附。

不过这时青州的驻防八旗军的编制虽有3000余人,但实际还不到1000人,虽然说这些年也着时添了新式军械,但多出来的枪械都被各级军官买了换钱,进了私人的腰包,而一般的士兵也有家道艰难的,只能把自己的配枪给买了,换钱来补贴家用,再加上一些枪支因保养不善而失修无用了的,因此现在全军能用的步枪还不到500支。

文瑞和乌勒畚商议之后,决定在满城里多招集些人手,起码也能壮壮声势。于是以赶走海外华人,抢回自己的田产,广招满人,并且宣布一起出战的人,每人赏三钱白银,而且海外华人的财物可以随便取用。在满城里的年壮年满人到是有不少,这两年虽然有些事情做,可以补贴家用,但也只能是解决温饱。三钱白银也不是一笔小收入,而且还可以抢海外华人的财物,因为有传言说海外华人在各地不光是强收田产,而且抢了不少银钱财物,因此抢了他们到是可以大大的发一笔财。报名的人到是不少。

还有一些满人富户因为这是要赶走海外华人,抢回自己的田产,有人派自己的家奴包衣加入,也有人献出一些刀枪武器,因此结果竟凑出了5000余人来。文瑞和乌勒畚也十分满意,于是带领着队伍出了满城。

这时青州土改委员会的办事地点设在靑州城西北约20余公里东高镇一个叫千沟庄的地方,这里原来就是文瑞的产业,有1000多亩田地,收容了约60户佃农,因此修建了一个小庄院,穿越者见这里的空余房间很多,于是就把总部这里。

华东政府对土改委员会的保护还是相当重视的,每个土改委员会都有有一营的兵力随行保护,而且一但有情况变故发生,附近的驻军也会立刻赶来救援。不过这次出现了一个小纰漏,因为陆军正在进行军队的重新整编,因此各地的驻军大多都被调回青岛去接受整编去了,只有随行的一个营的军队,大约500余人。

这主要也是由于前一段时间在山东推进的土改工作十分顺利有关,即使是在济南,其实遭遇到的反抗力量也并不强烈,而且主要的反抗是在城市中,而在乡间基本沒有什么反抗,因此一般性的保卫工作有一个营也就够了,而且这个空档期也不会是很长,要不了一个月,就会有新的部队重新进驻山东各地,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应该说前一阶段的顺利工作,让华东政府多少也有些大意,青州正是在这个空档期内出的事。不过好在还是有一个营的兵力,而且人民军的训练、士气、斗志远不是驻防八旗军可比的,因此人民军在千户庄一带布防,到是抵档住了八旗驻军的进攻,为青岛派来援军嬴得了时间。

由于现在只有第一师完成了整编,因此军委讨论决定,从第一师调军去青州平定这次叛乱,而第一师的师部又商议决定,让罗岳带一团出击,完成这个任务。虽然让一团这样王牌部队去完成这样一个鸡肋般的任务,多少有一些牛刀杀鸡,但在现在这个时候,小题大作也是有必要的,而军委则对一团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尽力已最快的速度,平息这场叛乱,而且必须给反叛者沉重面严厉的打击。

接到了命令之后,罗岳也不敢大意,虽然这个任务的难度不大,但却是自己晋升团长之后的第一次执行任务,因此必须要完成好才行。而且按照军委的要求,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快,越快越好,但现在胶济铁路只修到了维坊段,离青州大约还要约40公里的距离,再加上到千沟庄的距离,差不多是60公里,下了火车之后,至少也需要一天的行军时间才行,而且还是轻装行军。

于是罗岳和一团的主要军官们商议之后认为,应该放弃团里的炮兵部队,只带其他军队,轻装出击,大约有2500余人,这一方面是可以加快行军速度,另一方面对付八旗驻防军,也确实没有必要动用炮兵,带几门迫击炮就够了,主要还是准备攻城时所用。而且迫击炮轻便灵活,也便于携带。

不过现在一师只有50套掷弹筒,60迫击炮20门,82迫击炮、100迫击炮各10门,主要是用于士兵的训练,不过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之后,至少掷弹筒手或迫击炮手们能够比较熟练的发射,但打不打得准就只能看人品了,毕竟好的炮手和好射手一样,都是用炮弹或子弹喂出来的,因此罗岳只要求将全师的所有迫击炮的六成都拔发给一团,并且至少每套掷弹筒或迫击炮要配两个基数的炮弹,另外希望能有一支骑军配合。

一师的师部立刻就答应了答应了罗岳的要求,毕竟这不光是一团的事,也是一师的事,如果一团打得好,那么全师都有面子。而军委也立刻就拔了一个骑兵连,交给一团指挥。并且还安排了三列专车,运送一团到维坊。

见自己的条件都得到了满足,罗岳立刻带领部队剩坐第一列火车出发。军队到达維坊站下车,罗岳又命骑兵首先出发,赶奔千沟庄,支援青州土改委员会。而自己在維坊站等着后两列火车到达,集合好全部的部队以后再赶去千沟庄。当然如果千沟庄有危险,罗岳也会在第一时间带现有的部队赶去救援。

两个小时以后,后面两列火车也陆续到达维坊站,罗岳整顿好军队,这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 青州之乱(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