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团在大堂里转了一圈之后,来到中华银行的大会议室里,由银行穿越者向他们详细介绍了中华银行的发展情况、业务范围、管理制度、运营流程、经营模式等等,并且还特意说明,中华银行马上就要在上海开设分行,因此如果上海有商人在山东或天津投资,只要在中华银行里开户,就可以直接在上海汇款到山东,而不用携带重金,远渡重洋来到青岛。
当然跨地区的银行转帐交易,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但这和携带重金所冒的风险相比,这笔费用还是相当划算的,因为携带重金出行,不仅有另有一笔运费,而且还要雇请保镖,这笔费用绝不比跨地区交易的手续费低。因此对商人们来说,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这对商人们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不少商人也都露出了兴奋的目光,因为确其有一批商人有意在山东投资,中华银行如果在上海成立分行,将可以大大的降低投资的成本,而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商人也都在纷纷考虑,重新评估在山东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时,银行的因素要占到多少。
接下来还专门向商人们介绍了中华银行发行的货币样式,以及和白银及其他几种主要货币的比值。
其实华东政府自行发行货币的事情,商人们基本都知道,应该说这对商人来说又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统一的货币是经济交易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每个商人以前都曾为流通中的白银质量参差不齐而苦恼过,白银成色的辩识、折色,重新铸造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所有的商人其实都希望朝廷能够统一货币,这样做生意也就方便多了。
以前中国通商银行发行过银元、银两两种钞票,但发行量太小,难以全面普及使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纸币的信任度普遍不高,而且在庚子国变之后,通商银行的元气大伤,商人对它的信任度自然就更底了。但中华银行发行的货币是以银币为主,纸币的面额小,只是作为银币的补充,这样当然会让人觉得可靠得多,而且中华银行是有华东政府为后台,保证力自然也要强得多。
在工商团里,就有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盛宣怀,朱葆三。而在参观完了中华银行,又了解中华银行的运作模式之后,两人也都不由得感慨万千,一方面是赞叹海外华人果然是什么样的人材都有,不仅能开工厂、办实业、经商,就连办银行也能搞得有声有色,而另一方面也羡慕中华银行的背后,有华东政府的强大支持力度,这是通商银行可望而不可求的条件。
两人都十分清楚,通商银行由刚创办时的盛况空前,到现在的免力维持,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如果沒有庚子国变,北京、天津分行也就不会被洗劫一空,通商银行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在通商银行创办之初,朝廷对银行的支持也不可谓不大,但一场庚子国变,朝廷都自身难保,那还保得住通商银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