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舰离开青岛以后,华东政府也没有闲着,而是继续进行混合舰队的组织工作。另外的工作就是在外交方面,就在昆明舰驶离青岛的时候,华东政府的北京办事处就向荷兰驻清廷公使克罗伯递交了华东政府的交涉信,指责荷兰巴达维亚殖民当局放纵爪哇的当地土著,发动了排华行动,造成大量爪哇华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要求荷兰政府立刻干涉,责令巴达维亚殖民当局立刻釆取有效措施,恢复爪哇的稳定局面,維护当地华人的利益,追回损失的财物,并且严惩肇事者和凶手,同时保证以后不在发生类似事件,否则华东政府将会釆取有效手段,以保护爪哇华人的利益。
由于荷兰的国力弱小,这时早己经退出了列强争霸的游戏,因此尽管荷兰驻清廷公使馆、侨民在庚子国变期间也受到了一些冲击,但也并没有参加八国联军,不过在旧时空里,荷兰却参加了清廷的谈判,成为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字国之一,并且还分到了782100两白银的赔款。
不过在这个时代,荷兰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不仅没有资格参加上海谈判,而且一分钱的赔款都没有捞到,但荷兰公使克罗伯却是全程关注了中国局势的大逆转过程,对海外华人的实力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知道他们可不像清廷那么好对付,因此收到了华东政府的交涉信以后,也不敢大意,先向北京办事处保证,自己会尽快将华东政府的意见态度传回国内,而国内一有消息,会立刻通告北京办事处。
在当天下午,刚刚参加完上海工商团和本地工商界的坐谈会之后,张振勋也收到了华东政府的通告,知道了荷兰驻清廷公使馆的态度,心里也稍稍有些安心,只希望华东政府的交涉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会对荷兰巴达维亚殖民当局有警示效果,约束当地土著。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张振勋又跟着上海工商团一起参观了几家青岛的民营企业,还参观青岛工业园区。这是华东政府沿着胶济铁路线规划的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就是供来青岛投资的商人建厂所用,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并且己开通两横两纵,4条4车道公路的建设,将这一片区域分割成9个大块,同时还预留了电线、自来水管、排污水管。当然如果有人投资一些特殊行业,如港口、码头、造船业,或者是建立超大工厂,则可以叧行选择其他地点。
而在这几天时间里,张謇又拉到一些商人的投资承诺,股金已超过了150万白银,而张謇对最后筹齐200万白银的股金信心十足,于是和已决定投资的商人们初步草定了一个合股协议,只等回上海以后正式签约出资,并补齐剩下的部份。
有了这个草签的合股协议,张謇这才向华东政府表达了自己想在青岛投资建立一家纺织厂的计划。华东政府对张謇的这个举动自然是高举双手支持,投资200万这决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青岛还没有一家正式的纺织厂,现在所有的纺织品都靠天津那边供应,因此张謇的这个纺织厂也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于是叶岩福代表华东政府表示可以任甴让张謇挑选建厂的地址,而张謇又提出希望在青岛建立产棉基地,叶岩福也表示了支持,但要求张謇尽快确定成立纺织厂的计划、资金以及股份协议,这样才好和华东政府协商俱体的事务。
盛宣怀得知以后立刻表示事不迟疑,可以先把确定投资的商人招集起来,正式签定一个简单的入股协议,自己可以让上海那边立刻汇20万两白银过来作为纺织厂的启动资金,建议张謇留在青岛先和华东政府协商细节,而筹款、收取股金、股份协议可以由他回上海去处理。
虽然张謇有些奇怪,没有想到盛宣怀会这么积极,但这表明盛宣怀确实是打算入股这个纺织厂,这当然是好事,有了盛宣怀的加入,当然不怕拉不到款。于是张謇也向南通的大生纱厂发电,要求大生纱厂给自己也汇20万两白银过来,这样启起资金就足够了。
其实盛宣怀表现得这样积极,仍然是和李鸿章的态度有关,原来盛宣发电给李鸿章,说明张謇想在青岛办纺织厂,建议李鸿章在纺织厂入股。那知李鸿章却回电坚持自己投资单干,不在张謇的纺织厂里入股,而且如果资金不够,李鸿章还可以再追加20万,但也表示如果盛宣怀有兴趣,到是可以一起合股。
收到了李鸿章的回电之后,盛宣怀也颇有些震惊,因为入股和直接投资所表达的立场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表示李鸿章是绝对看好海外华人,而不是两边下注。虽然盛宣怀还不打算直接投资,但也觉得自己在纺织厂上应该表现得积极一些,争取好日促进纺织厂的成立,然后可以视纺织厂的情况而定,再决定是否和李鸿章合股再开一家工厂。
而除了张謇之外,还有几名商人都表示了希望在青岛投资建厂的浓厚兴趣,当然还有一些商人则是打算到济南或天津去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投资地点。一方面是经过这几天的考查,绝大部份商人都认可华东政府的投资环境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华东政府决定派军舰到爪哇保护华侨的消息也己在青岛传开,这个消息也给商人们带来了相当的震憾,虽然有不少商人担心海外华人的鲁莽行为会不会给清廷带来麻烦,但也不得不承认海外华人确实比朝廷有担当,敢做为。
就在昆明舰离开青岛两天以后,到达广东海域,和张振勋的侄子张子章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