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八十五章 战前准备(二)

其实在预备战斗部队成军之前,夏博海、秦铮、肖建军三人就专门找方斌谈过,考虑到他的年龄较大,又是现役军人,军衔也很高,因此建议安排方斌在行政部门工作,从事军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而且也能发挥方斌的强项,在旧时空里,他本来就是搞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以后穿越集团稳定下来之后,方斌还可以担任军校的校长之类的职务。

但方斌却婉言谢绝了三人组的一片好意,仍然坚持要参加预备军队,而且还是参加预备战斗部队。当然方斌也对三人组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就是想亲自上战场打一场战斗,因为在旧时空里,方斌最大的愦憾就是虽然当了三年坦克兵,却恰恰都是在中国军队的忍耐期间,别说是没赶上一场战争,连像样一点的军事演习都没有参加过一次,那像现在的军队,虽然也没有战争,但像什么朱日和军演,和平使命军演、坦克大赛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而穿越到这个时空里还没几天,穿越军队就己经进行了好几场战斗,方斌的心里顿时又活动了起来,认为在这个时空里到是可以弥补自己的愦憾了,因此他才报名参加预备军队,就是想亲自上战场战斗,当然不会接受三人组的安排。

听了方斌的理由之后,三人组也能够理解方斌的心情,在旧时空里,三人同样也有这样的感觉,做为一名军人,自然都想在战场上体现自已的价值。只不过三人都是正当盛年,而且又是正在第一线工作,加上又赶上了中国强军建设,军事装备井喷的时期,以后还大有机会,而不像方斌在旧时空里已在军校里教书,最多也就是在电视节目中指点一下江山而已。

穿越到本时空以后,三人第一次指挥舰队作战时的兴奋心情是前所未有过的,那么方斌的心情,三人当然也就能够理解了。因此三人也就没有再强求方斌了,只是对他提出二个要求,一是如果训练跟不上进度,那就不要免强;二是如果以后穿越集团成立军校,方斌必须要来军校中任教,为穿越集团培养军事人材。方斌当然也没有拒绝这两个要求。

而就在穿越者占领大沽口的第五天下午,驻守天津城的八国联军军队分兵两路,沿海河两岸进军,北路军进驻李庄子,南路军到达葛沽,建立自己的防御阵地。

其实穿越者们占领了大沽口之后,就一直没有放松对天津城的监视,天津城里的八国联军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穿越集团的掌握之中,而且穿越者们己经在大沽口布置好了防线,并且也制定好了应对的战术,因此对八国联军的进攻根本就不慌。

当然临时军事委员会制定的战术只是一个大的思路,因为那个时候敌军还没有杀到,并不知道敌军的战术布置,因此无法做出详细的战术计划,而现在敌军来了,并且敌军的布置、兵力的安排分布已都被无人机侦察的一清二楚,自然也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做出战术安排。

俱体的战术计划,仍然是由肖建军付责,现在穿越军队的防线也是分为海河两岸布置,不过主要的防御阵地都设在海河南岸,并且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守卫,而北岸的防线主要是依托大沽口的炮台进行防守。这样的安排,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穿越军队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兼顾两岸,而大沽口码头,以及穿越者的人员、俘虏全部都集中在海河南岸,因此自然是应该将防守重心放在海河南岸。

而针对来犯的八国联军是分海河两岸同时进军,肖建军并沒有釆用双线同时出击的战术,而是选择了逐个击破的战术,海河北岸防守军队按兵不动,而将主力全集中在海河南岸,首先击败海河南岸的敌军主力,然后再待机消灭海河北岸的敌军。

这样的战术安排,当然是有违解放军一惯的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的原则,但肖建军却知道,任何的兵法、作战原则都不能够教条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现在穿越军队的战略目标是尽可能的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减低进攻天津的难度。因此如果首先攻击海河北岸的敌军,那么海河南岸的敌军主力就有可能退回天津城去驻守,这三千五百余人全部都撤回到天津城,当然会给穿越军队进攻天津增加困难。而反之,如果歼灭了海河南岸的敌军主力,就算是海河北岸的敌军逃回到天津城,也不过只有一千五百人,相比之下,进攻天津自然就要容易多了。

另外从双方的实力来看,穿越军队无疑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敌军的阵地位置都在昆明舰、襄阳舰、怀化舰的主炮射程之内,再加上还有十余辆两栖坦克,因此穿越者重武器不足的弱点也没有了,完全俱备击败敌军的能力,而穿越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的人数太少,不足以两线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选择攻打其中一路,自然是应该以敌军的主力为目标。

而且穿越军队还在芦北口设置了一支奇兵,可以根据战场的变化需要,进行不同的战术安排,现在还没有给他们布置俱体的战术目标。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战斗开始之后,海河北岸的敌军很有可能会渡河增援南岸,虽然穿越军队并不太惧怕敌人合军,但这样毕竟是麻烦,而且易生变故。怎么阻止海河北岸的敌军渡河增援,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海河并不是一条大河,河面不宽,河水也不深,这就限制了军舰开入海河,在这个时代,能够开进海河的军舰,


状态提示:第八十五章 战前准备(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