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三一七章 锦州(五)

英国驻青岛领事欧文、法国驻青岛领事摩莱尔一起来到外事委,向华东政府正式转达了两国政府的态度。甴于远东战争己经影响到了两国的利益,因此两国决定出面调停这场战争,恢复远东地区的和平,并且会充份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并且承认华东政府占据锦州的事实,同时还认为华东政府希望华东政府在调停结果出来之前,維持现状,由其不要再在新的军事行动。

并且两国又在媒体上公开宣称,这次调停的目地是为了给远东地区带来和平,因此凡是热爱和平的国家组织都不应该拒绝两国的调停。

而对英法两国的提议,华东政府很快就有了回应,表示有条件的欢迎英法两国的调停,因为东北之地原本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战争,无论战争的性质如何,都是对中国主权最大的侵犯,因此要求英法两国的调停必须公平公证,并且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为前提条件,必须要求日俄两国无条件的退出中国领土,将东三省无条件的交归给中国,否则华东政府将不予承认调停,也不会接受英法两国的条件。

原来英法两国发出了调停的声音之后,华东政府立到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无论英法两国的真实目地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打算采取公平公证的立场,但至少在开始的时候,英法两国的调停确实可以占据舆论的致高点,因此华东政府如果断然拒绝,显然是会让自己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于是华东政府讨论之后决定,对英法两国的调停采取有条件的欢迎态度,要求调停必须以日俄两国无条件退出东三省为先决条件,当然这也完全合理的,因为东北地区确实是中国的领土,而且清廷和俄国还签定了【东三省交割条约】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又把球踢给英法两国。

另外华东政府也认为,日俄两国在这个时候恐怕都不会同意停战,由其是日本,因此等到时候日俄两国再打起来,华东政府就有充份的借口参战了。

华东政府的回复到并没有让英法两国为难,因为先决条件并不重要,关建是最后谈成什么条件,而且两国目地是让日俄两国停战,而不是满足华东政府的要求,反正最终只要是日俄两国停了战就行了,华东政府满不满意并不是两国在乎的事情。现在只要华东政府有这个态度就可以了。

而在华东政府表明了态度之后,清廷也发表了自己的声明,对英法两国的调停表示了感谢,并且希望英法两国能够主持公道,.31x清廷也会全力的支持和配合两国等等。

其实英法宣布了调停之后,清廷就想发表支持两国调停的态度,但李鸿章认为不要急着表态,等华东政府的态度出来了以后再说,因为万一华东政府拒绝英法的调停呢?在这个时候最好是和华东政府保持一致为时。果然清廷没有在第一时间里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等华东政府表示有条件的欢迎英法两国的调停之后,才发表了支持态度。

虽然英法两国都没有把清廷当一回事情,但清廷毕竟在名议是东北地区的合法主权国,甚致在名议上还是华东政府的宗主国,当然谁都不会把这种关糸当真,但清廷表示了对英法调停的欢迎,还是给这次调停增加权威性。而且英法两国就当是华东政府也答应了,于是分别又去找日俄两国。本来按英法两国的想法,说服日俄两国停战要比说服华东政府容易,因为日俄两国分别是自己的盟国,而且现在己经打得精疲力尽了,又都欠了一屁股债,正是需要盟友扶持的时候,由其在资金上的支持,因此两国都信心十足。

那知出忽两国意料的是,日俄两国竞然都拒绝了停战,表示要继续打下去。俄国表示战争是日本首先挑起来的,如果停战那么日本必须为这场战争负责,否则俄国是绝对不会向日本屈服,并且有信心获得最后的胜利;而日本则发表声明,认为在这个时候停战是毫无意义的,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俄国在远东地区扩张,侵害到了日本的利益,因此停战的条件是俄国从中国东北地区退出,当然如果俄国拒绝退出,日本也有充份的信心将俄国赶出去,恢复远东地区的和平。

日俄两国的态度让英法都有些意外,这才发现现在远东的局面比自己想像中的要复杂,参与这个棋局的玩家要比表面上的多。原来虽然英法两国都希望日、俄现在停火,但也有人希望战争能继续进行下去。代表的是德美两国。

德国、美国都是新兴国家,等他们崛起的时候,地球己经被老牌帝国瓜分光了,只能从老牌帝国手指缝中漏下来的一点残羹剩饭,再不就是从老迈的旧帝国身上割一片肉下来,但挑战老迈帝国也是很冒风险的事情,打嬴了也未必能获得多少战利品,而且像英法俄这样的老牌帝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最好是能够有个国家出而和老牌帝国大打一场,无论是胜是负,都是对德美两国有利的。

现在日本和俄国终于打起来了,德国和美国都希望他们能够打成两败俱伤,现在显然是不够,因此战争最好是还能继续打下去,一直到双方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样日俄两国就会丧失在远东和其他地区扩张的能力,而德美则有希望来填补两国留下的空白。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经对德国驻美国大使施特恩堡说:“从我们两国的利益来讲,我们希望战争能够长时间地拖延下去。这样俄国就无法在


状态提示:第三一七章 锦州(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