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三三七章 工业成就(三)

完成设计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生产样机,首先生产了两架样机,主要是用于地面滑行、短距飞行测试,及机体强度测试。当然在测试机体强度时,还要先把发动机拆下来,毕竟发动机是宝贵的。

而经过了数十次地面滑行、短距飞行之后,将所得到数据输入到华东政府建立的服务器中进行计算分柝,又对原设计进行了一些细节修改,这才开始制造3号样机,好在这个时代的飞机十分简易,制造起来也不难,一架飞机的制造时间在3个月左右,因此在1个月前,3号样机制造完成,又进行了几次地面滑行、短距飞行测试,今天开始正式试飞。

当然前期的地面滑行、短距飞行测试一方面是考查飞机的性能,另一方面也是煅炼试飞员。第一批试飞员共有6名,自然全部都是穿越的直升机架驶员,而且在旧时空里都有飞行固定翼飞机的经验。而今天首次试飞的试飞员是郑宗明,在旧时空里,他本来是学习飞行固定翼飞机的飞行员,开过教9教练机,共计有60多小时的飞行时间,是所有穿越的直升机架驶员中,飞行固定翼飞机时间最多的,样机生产出来以后,他一共进了12次地面滑行,3次短距飞行,各项指标都是6名试飞员中最好的。

负责地面调度的是郑宗明的老搭档王新平,虽然两人在驾驶直升机时,王新平是机长,飞行经验也比郑宗明多,但王新平的年龄较大,又没有固定翼飞机的飞行经验,因此别说试飞,连第一批试飞员都没有入选,只能干地面调度的活。

而这次试飞的总指挥,是航空部队的指挥官刘广庆,他也是昆明舰的航空组组长,在军舰上指挥直升机的经验相当丰富,当然在所有的穿越人员中,没有人有指挥固定翼飞机的经验,因此也只有免强用直升机的经验。而且还专门修建了指挥塔台,并将从太湖舰上拆下来的雷达安装在上面。

飞行的跑道设在临近海边的位置,长1000米,其实根据服务器的测算,大约在500-600米的距离,就足可以起飞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跑道修了1000米,而临近海边的目地,一方面是让飞机的试飞区在海面上,这样出了事故飞行员落到海里,有一定的生存保障,毕竟试飞是有相当大的风险,虽然有降落伞,但没有弹射座椅,因此保险系数也是大大降低了;另一个方面,则是海军会出动岳阳舰,用雷达监控整个飞行过程,做为试飞的数据资料。虽然地面塔台也有雷达,但补济舰的雷达当然比不上护卫舰,而且其他的电子设备也要差得多。

下午3点的时候,试飞正式开始,参观的海归者们和一部份工作人员被安排在跑道的中段地区就座,整条跑道都被全部清空,郑宗明穿戴整齐,当然飞行服和飞行头盔都是直升机用的,在机库里登上了飞机的坐舱。机舱的设计布置,当初也是有一番争议的,因为是用的汽车发动机,因此有人认为样机的坐舱可以采用汽车驾驶的布置方式,这样更容易发挥发动机的功能,甚致可以直接利用汽车的车身进行改造。但有人反驳这种建议,认为现在使用汽车发动机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使用专用的飞机发动机,因此机舱驾驶室的布局还是应采用飞机驾驶的布置方式,那怕牲牺一些功率,也再所不惜,用汽车的车身进行改造则更是不可取了。而经过了众人的协商之后,最终决定还是采用飞机驾驶的布置。

仓库的大门打开,而王新平站在机库的门前,双手各执一根莹光棒,做出示意飞机出库的棍语。

不过项目小组没有飞机牵引车,因此飞机出库完全是靠人力推动,好在是样机也并不重,20余名工作人员一起用力,将飞机推出了机库,停在飞机跑道的正中位置,机头对准跑道的前进方向。

王新平转身看了看跑道,确定跑道上没有障碍物,同时又向郑宗明打出准备情况的手式,而得到了明确的答复之后,才向地面指挥的塔台报告:“3号机起飞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刘广庆隔着塔台的大玻璃向跑道方向看了看,道:“同意起飞。”于是王新平向3号机打出了起飞的手势,并且讯速的让到一边。

得到了命令的郑宗明立刻点火开动了发动机,并且推动节流阀。机首的螺旋桨开始转动,带动着飞机向前滑跑起来。

郑宗明一手握着操作杆,一手缓缓的将节流阀逐渐推到了最大。飞机滑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开到200米处的位置时,速度己经超过了100码。郑宗明松开了节流阀,开始全神惯注的准备起飞。

飞机滑跑到300米处时,速度己达到了130码,这已是飞机在地面滑跑的的最高速度了。于是郑宗明拉动操作杆,开始起飞,这时细心的人可以看到,飞机主翼后缘的连襟翼开始向下张开,而尾翼也由水平变为倾斜。而在高压气流的托举下,飞机的机头抬起,前主轮离开了地面,紧接着后轮也离开了地面,整个机体都己悬在空中。

这时飞机的位置己跑到500米的地方,正是海归者和其他工作人人员所在的位置,而看着飞机离地升起,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就在这一片的欢呼声中,飞机在逐渐的升高,越过了头顶,越过了树稍、越过了山尖,越过了飞鸟,终于彻底的飞上了天空。当然,工作人员都见过样机的短距飞行,因此虽然欢呼,但也并不怎么太激动,而海归者们中还有少数人看到过汽车,但


状态提示:第三三七章 工业成就(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