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龙战长空>第一〇三二章 进攻与防御

和往常的对抗演练一样,今天的大举出动,仍然是为了探索全新的战斗理念。

关于远东的战略态势,隔海对峙的战役环境对vv敌的红空军必须做好准备,才能在一场自己唱主角的战争中担当大任。

训练准备已经就绪,天空中的金属巨鸟分成了两支力量,一方在地面导引支持下做好应战准备,另一方则很快与“战线”后方的a-50预警机取得联络,建立了数据链通信之后,就按照指挥中心的部署前进接敌,以一种非传统的主动进攻方式,对友军扮演的防御一方发动迅猛的空中袭击。

天空中爆发的一场“战斗”,态势与红空军以往的战斗形势颇为类似。

然而这一次,参加对抗演练的飞行员、和地面指挥中心的负责人,关注的重点却已经改变,所有人更加关心的对抗一方,已经从负责防御的gci导引机队,变成了预警机指挥的另一支战斗机力量。

爆发在远东方向的战斗,受到海洋横亘的战场环境限制,很显然,vv者地面防空火力支持;在冲突爆发时,红色帝国的进攻矛头就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最合适的战术去打击敌人,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采用一些北约空军的战法战术。

置身于观察前方,空速指示在八百千米左右。龙云娴熟的操控战机紧跟编队。一边通过仪表盘上的多功能显示器观察空情。

和满眼圆形仪表、让人眼花缭乱的代化程度明显更高,当然距离所谓“玻璃座舱”还有不少距离,一左一右两台多功能显示屏,左边以迭加方式显示座机飞行状态,右边则是迭加了导航、雷达扫描信息的动态地图显示,综合展示的高亮度显示屏,的确便于飞行员快速观察,结合空情与本机状态。就可以迅速作出下一步的行动决策。

当然,呈现在眼前的现代化座舱布置,只是后的n011雷达及配套的火力控制系统同样进步不小,这一点,从导弹的能力上就可以看出来。

“各机注意,一号、五号转向左侧,其余各机转向右侧;留心观察空情,利用数据链信息确定每一批导弹的发射时机!”

“一号收到,明白!”

“五号收到。数据链接收确认中,完毕!”

伴随带队长机的命令。晴空中列队向前的几架灰白色迷彩战机很快进入侧转,互相之间拉开一定距离,同时凭借机载通信系统保持联络。

与此同时,天边来敌已经现出身形,雷达天线的扫描信号进入了r很快将侦测到的信号方位上传到后方的a-50预警机;湛蓝无云的寒冷苍空中,横向飞行的大型预警机正在万米高度巡航,控制台前的战场调度人员很快行动起来,按照大规模接战的典型指挥方式,在有意延迟了一段时间后,才发送命令到对应的带队长机。

在今天这场对抗演练中,作为攻击一方的飞行员,龙云的超卓战力并未立即发挥作用。

和一般人想象的天空激战不同,现在战争中的大规模空战,作战样式早就脱离了近距离的亡命厮杀,在眼下这一场对抗中就更是如此。

驾机巡曳苍穹,向远方天空中看不见的预定空域加速飞行,哪怕视线里没有一架敌机的踪影,浓浓的战争氛围却已经在座舱里弥漫开来;此时此刻,就在飞行员眼前,多功能显示屏上的目标位置,每隔几秒钟就会全部刷新一次数据,工作在t指向预警机下链的目标,尝试进入稳定的跟踪扫描。

对抗中,双方都力图占据对自己有利的阵位,几架转向右侧的态准备发射中距导弹。

而在战线的另一侧,另外两架灰白色迷彩战机则以低速进入小角度俯冲,继而在一千米左右的高度疾速飞行;这样做,一方面避开可能有的敌方预警机,另一方面借助地物杂波缩减敌机雷达的探测距离,在有数据链通信保障的前提下,还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低空发动毫无征兆的突袭。

随着战机加速前冲,显示屏上的敌机位置也越来越近,在火控系统辅助下,四架成目标锁定,并依次“发射”了八枚r-77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电钮按下,却不见细长标枪拖烟疾飞,毕竟这只是一场虚拟的空中对抗。

在这场虚拟较量中,超视距导弹的作战效果,并不是通过实际发射一枚枚导弹来取得,而是通过机载火控系统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处理设备自动完成计算,判断出载机“发射”的导弹最终是否命中。

间隔五秒钟发射两批次r-77之后,编队左侧两架战机就开始脱离既有航线,在天空中划出两道半径超大的弧形航迹,保持超音速状态做了一个中等过载的爬升盘旋,准备进入下一轮超视距攻击;和转向脱离的战机不同,发射导弹后继续为其提供中段导引,另外两架减速,继而根据r干扰去对抗敌机的雷达锁定。

主动弹参与的超视距战斗,一开始的对抗,就是在机载雷达与敌机之间进行。

真实空战中,拖着明亮尾焰划破天空,一枚枚去势凌厉的ar导引;一旦载机雷达脱锁、火控系统无从修正参数,惯性导引模式的空空导弹就退化成了无控火箭,威胁程度也就大大下降。虽然说,现代超视距导弹都会有若干条预设弹道,即使失去载机指令,也不至于在空中径直狂奔,然而一成不变的设计自然难以应付千变万化的空战态势,战机与导弹之间的斗法,便是在发射的前一刻就已经开始。

连续无规则机动,大半径径向侧转,适时抛洒雷


状态提示:第一〇三二章 进攻与防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