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龙战长空>第一二一四章 重盾与利矛

大规模的轰炸机出动,再加上舰队“鹰眼”预警机的空情侦测,躲在西部海域的俄国航母已经放出了更多战机前来侦查。

除此之外,就在几小时前,“华盛顿”号上vfa-142中队的f/a-18e/f战机还报告说,在外围防空巡逻时发现、并击坠了一架闯入防空圈实施侦察的俄国轰炸机,所有这些迹象似乎都表明,在连续几天的捉迷藏般对峙之后,北极熊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

如今,俄国人得到了一些情报,就准备动用空中平台来对合众国舰队发起攻击?

既然如此,在舷窗开启、冷风飕飕的航海舰桥站立了一会儿,顺便和值更军官交谈几句,威廉*普拉特就走下舷梯离开,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前往作战指挥室和参谋们一起拟定具体的战术方案,对俄国人的攻击行为,一定要坚决予以反击。

世界大战打到今天这局面,其他战场的胜负他威廉*普拉特可以不在意,拥有百年荣光的合众国海军却绝对不能退缩,现在既然己方舰载航空兵力量仍然占据一定优势,俄国佬好死不死的要来试一试,那就让这些只会灌伏特加、“乌拉”冲锋的家伙们好好看看,现代化的海空一体战是怎么个打法,可别想着有反舰导弹就能推平一切!

在副官陪同下一路前往舰内电梯,普拉特中将越想越来劲,他很快来到航母厚重甲板与隔舱保护起来的作战指挥室,对照大幅投影海图和一众军官们讨论战斗形势。

面对俄国人的远程轰炸机、导弹潜艇与水面战舰这三类威胁。按照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原则。所有人很快达成了一种共识。即便规模庞大的俄国舰队主动发难,拥有大小三十艘战舰、二百多架舰载战斗机的合众国航母战斗群也不必畏惧,眼下首要任务,还是与敌方舰队保持距离,一边加强前沿反潜作业、不让俄国导弹潜艇摸到近前,一边增加滞空的“雄猫”与“大黄蜂”战机数量,在战斗群西侧形成两道前后配置的战斗机拦截线。

面对“逆火”的突击,只要空中的战斗机坚守占位。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进行迎头拦截,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俄国空射反舰导弹的威胁。

u-22对f-14“雄猫”战斗机时,别说很难接近航母战斗群,即便有一些侥幸突防成功,他们发射的反舰导弹还可以用第二层防线上的战斗机、或者护航舰艇上的舰空导弹系统实施两轮拦截,再加上舰队统一协调的电子干扰,威胁就相对来说就会下降很多。

接下来,只要抗住一波导弹突袭。进攻节奏被打乱的俄国舰队就会陷于被动,美军只要趁乱派侦察机确定了敌方位置。就可以凭借舰载机的数量优势发起一波进攻,几十架挂载“鱼叉”的战机临空之时,俄国人的防空系统肯定是顶不住的!

想法大概如此,不过真要把这一指令下达到各舰,参谋们却提出另外一些考虑,认为刚才制定的作战计划恐怕还有一些疏漏。

面对合众国战机的拦截线,蜂拥而来的tu-22>

明知突击会损失惨重,却还是一往无前的驾机冲锋,俄国人虽然号称“战斗民族”,脑袋也不会这样一根筋,哪怕美国海军舰队现在的位置仍在苏联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他们也可能会出动舰载机为其提供护航啊。

这样一来,拦截“逆火”的作战,就未必像想象中那样轻松了。

基于这种考虑,一番讨论后,中将用激光笔在海图上指指戳戳,对大家简单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就是倚仗合众国航母舰载机的数量优势,在准确判明敌舰队大概位置的情况下,同时在两个方向发起行动,分兵两路,分别拦截“逆火”、和前出发动空袭。

在这方面,与排水量更大的“尼米兹”级航母相比,俄国人的“第比利斯”级航空母舰搭载战机数量有限,似乎也没有多少空对面打击能力。

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那些“海侧卫”会出现在呼啸而来的“逆火”轰炸机队左右,为这些大火炬一样的家伙保驾护航,进而拦截准备迎头拦射的u.会计划展开一场针对俄国水面舰队的攻势,这样,不论北极熊一方如何决策,双方战机的数量差距就在那摆着,说不定就能令俄国人顾此失彼,左右逢源的美国海军却可以给伊万们以沉重打击。

战术决策过程,每一刻都在争分夺秒,庞大航母上的夜间作业也一点都没停歇。

在高威胁海域航行,位于编队南北两翼的“约翰*肯尼迪”与“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都在间断放飞“雄猫”与“大黄蜂”、同时回收巡航过一定时间的战机,以典型防空反潜阵型前进的三航母战斗群逐渐改变航向,准备在一段时间的偏南航行后折返,借助呼啸北风形成逆风态势,为接下来放飞大机群做好准备。

夜幕沉沉,在这场注定要由舰载航空兵唱主角的战斗中,黑漆漆的波涛汹涌之下,双方潜艇的活动也一样频繁。

入夜之后,暂时得不到巡逻机的支持,u.在己方编队前方一百五十海里左右距离游逛;如果要防范俄国人的巡航导弹潜艇偷袭,一百五十海里的距离并不够远,不过在对手的强大攻潜态势下,进一步以水下力量延伸反潜防御圈又过于危险,权衡利弊之后,美国人还是挺自信的没有这么做。

结合战前的情报研判,司令部的将军们现在认为,就算伊万的核潜艇偷偷接近了航母编队外围,得不到目标诸元的话,也没法发射


状态提示:第一二一四章 重盾与利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