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龙战长空>第二八二章 秘密装机

还处在测试阶段的干扰机,在克格勃组织备案的保密级别相当高。

和一般国家的情报部门不同,苏联的克格勃组织下辖若干总局,负责的方方面面要比他们的西方同行广得多,这里面也包括专门负责各军事科技研究机构保密工作的第六局。

在接到“三角旗”设计局的项目报告后,经过慎重评估和召开专家研讨会,克格勃六局的工作组认同了设计局方面的意见,也就是“欺骗式导弹干扰机”装置的测试与后续改进不能闭门造车,而需要实战环境的磨砺和检验。

不过实战检验这种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虽然说,现在东西方的大战正酣,好像是并不缺乏与西方战机交锋的实战环境;但是考虑到保密工作的需要,干扰机本身决不能在作战中受损失,也不能被飞行员意外、甚至有意的流失到国境以外。

这样综合考虑起来,列席会议的乌沙科夫上校想到了维克托*雷泽诺夫,提出了由这位王牌飞行员参与设备测试的建议。

当然了,对维克托本人,安德烈最近只是在莫斯科见过一面,也不知道他的后续行踪;所以整件事情都是由克格勃在负责,为此他们专门派出了精通电子技术的探员,与设计局的专家一道押送干扰机和必要的设备搭乘飞机、又换乘汽车来到远隔千里的高加索,和龙云在第237歼击机航空团的驻地见了面。

就是现在,停靠在基地里的kraz-6322卡车上就已经有两部干扰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欺骗式干扰吊舱,参数和射频模式专门针对北约广泛使用的ai,很快投入实战测试之中。

不过所谓的投入实战,也仅仅是指可以提供给龙云在空战中验证其可用性,而并不是说其设计已经成熟。

这次运来的两台干扰机,作为高度机密的电子对抗设备,如果真的大量生产、在战争中被北约截获到实物,可想而知早晚会被破解而失去效应;更不要说这种元件优中选优、一些模块还是单件生产的样机,只有一两台的测试成品,目前还完全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可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克格勃方面在得知“三角旗”的工作进展后,也认可安德烈的意见,认为这种干扰机暂时没有量产的可能、本身也很容易被敌人获得而遭到反制,所以只能秘密提供给前线部队,在保证干扰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小规模的测试。

至于测试这种任务,那肯定是落在方案的提出者:维克托*雷泽诺夫的身上。

“这么说来,这两台干扰机……呃,干扰吊舱,实战能力如何还未有定论?”

“坦率的说是这样。美国人的ai读取了部分参数;但是要说这干扰吊舱对抗导弹是不是真的奏效,这还需要中校同志您去升空验证一下才知道。”

“升空……验证一下?”

好嘛,要说挂着刚拖出实验室、还不知道好不好使的干扰吊舱,升空吸引美国人的攻击,然后尝试调戏蜂拥而至的“麻雀”导弹——这种听起来就刺激到变态的任务,大概也只有龙云在得知以后还能保持思维冷静吧!

当然,这种行动对一般飞行员来说是充满危险,但是以龙云的作战能力,要说放几枚“麻雀”到近前来测试干扰机,倒也算不得是什么生死攸关的冒险。

“是啊,中校同志!毕竟项目是您最早提出、也全程参与的;再说这种秘密测试的事情,您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听到基里连科这样说、还伸出手指扶一扶鼻梁上的眼镜,龙云听了觉得有点好笑:他对这种干扰机也只是知道原理、提供了从现实世界里弄来的设计图而已,具体“三角旗”是怎么鼓捣出来的他还真是一无所知。

不过,既然他这样说,那自己也正好答应下来:

“全程参与不敢说,我多少还是了解一些,那后面的测试还要拜托各位支持。”

“这没问题!我们这次来就是专门侍弄这东西,中校同志能担任测试员,那就更稳妥了。”

既然得到了如此重要的尖端技术装备——当然在现实世界里这算不了什么,可是在这穿越的平行世界,要说是接近作弊的黑科技也并不夸张——,龙云对此非常感兴趣,本来他甚至打算晚餐后就立刻叫上基里连科、还有几位克格勃技术人员一起去机库里动手干活;不过想到这些人都是旅途奔波,现在都是颇为疲惫,他还是按捺一下窥探干扰吊舱真容的念头,只是从基里连科手上要来他们的定稿设计图和一些参考说明,打算晚上在宿舍里先研究一下,明天一早再和他们去捣鼓装机实验的事。

听到龙云的要求,基里连科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提箱,从里面翻找出一沓打印纸和一张三点五寸软磁盘来递给他,又叮嘱龙云“一定注意保密”,然后几个人就散席离开。

把一行人送到团里安排的住处,回到宿舍里研究了一会儿资料,龙云算是把这种干扰器样机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看了个大概。

要说干扰机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这玩意的体积应该是挺惊人,和团里已经装备的ec

苏联的电子工业水平也就这样,龙云对此早已心中有数;不过他接下来就发现这种干扰机的实现相当复杂,整体上还是模拟信号放大、移相然后馈送到天线的那一套。这种设计对元件参数的要求相当高,估计就算是测试效果良好,也是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到作战第一线。

——看上去还算


状态提示:第二八二章 秘密装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