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龙战长空>第七四八章 复合挂架

争斗的潜流,一直涌动在高加索战局下的潜流,终于在今天骤然爆发。

为了迥然不同的作战意图,却都是一样的大举升空出击,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空中精锐在南方战区的天空中不断接近,一场恶战就在眼前。

回首南方天空的战事,一个多星期以来的多少次空中激战,不论北约、还是苏联都从未在天空中部署如此之多的战机,以至于双方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都已经不堪重负,只能通过增加滞空的预警机数量,或者让战机分批次、分方向各自作战的方式来稍加缓解。

同时指挥数百架战斗机在绵延两千公里的战线上展开行动,这可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美国人来讲,他们需要面对海军和空军的协调问题,而华约集团则必须协同多个国家的空军统一行动,可以说双方参战力量的成分都挺复杂,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大规模战场指挥的难度。

不过和任务性质基本不变、只是规模大大提升的北约战术空军不一样,意在“反辐射作战”的苏联空军是在一力进行,所以指挥起来也还不算太难;为了给当面的北约空军以最沉重打击,司令部将大量前线航空兵战机集中到战线东部,也就是双方为了支援、掩护地面部队而爆发最激烈制空权争夺的那一大片空域。

在高加索陆地上空,拖着流烟巡曳苍穹的一架架战机里,也包括有美国空军第十五战斗机联队42中队的弗莱彻*哈里斯中校的座机。

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里驾机升空,执行万年不变的空中掩护任务。在一场场天空恶战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直觉。哈里斯中校和搭档哈珀*卡特尔还是很早就发觉今天的战场气氛有一点非同寻常。

从凡湖南岸的格瓦斯空军基地起飞之前。任务简报里对友邻部队的计划只是语焉不详的一笔带过,然而哈里斯还是有一种隐隐的预感,他知道“台风”行动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面对俄国人必然会有的疯狂反扑,上面发下来的作战任务虽然没有变动,但要说指挥部对此一点准备都没,那也是不可能的。

哼,不过这倒也罢;不管有再多的战斗准备。反正第42中队还是要干低空掩护的老本行就是了。

驾驶暗灰色涂装的f-15e升空向北,机翼和机身挂架挂满了“响尾蛇”和“很有希望成为联队长副手的中校给自己行了一点方便,他没有再携带聊胜于无、或者说就是废物一样的ail加四枚ai

身宽体重、推力充沛的f-15e“攻击鹰”,虽然是为了承担高强度的战斗轰炸任务而特别设计,然而在敌机凶猛、危机四伏的高加索使用还是过于危险,指挥部一直没有将其投入对地攻击作战也是基于此种考虑。至于和战机一同运抵土耳其基地的保形油箱,这些“攻击鹰”们也几乎没有安装过,现在一直躺在库房里睡大觉。这让哈里斯中校感觉相当不爽,一时间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情绪归情绪。上了战场就要集中精神对敌,an/apg-70雷达已经发现了北方天空中的米格机,数量惊人的俄国佬就要冲过来了!

身为一名中队指挥官,虽然第42中队并不需要直面俄国战斗机、去夺取并保持战区制空权,但是打了多少天的仗都没有见过今天这样的大阵势,眼见多功能显示屏上代表敌机的红色图标越来越多,随后更是超出了载机设备的跟踪处理能力,饶是身经百战的弗莱彻*哈里斯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俄国人,他们是不是都疯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倾巢出动?

要说仗打到这种时候,伊万们会孤注一掷也不是没可能,但是对他们这些置身火线的飞行员来说,这却是个大大的坏消息。

面对如此之多的米格机,中校甚至都开始怀疑42中队的导弹是否够用;不过想是这样想,战场上可没时间让人瞻前顾后,于是他调整频道呼叫了一下“火炬”,确认空情信息传送顺畅,然后就一叠声的在无线电里呼叫各机,让他们各自看好自己正面,准备应对低空冲过来的一大票俄国战机。

尽管看雷达扫描的情形,迎面而来的俄国战机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正面五十千米扇面内就已经发现了至少十五架,但凭借an/apg-70雷达搭配ai也完全不惧怕伊万们的全员冲锋,他决定带领中队前进接敌、在敌我距离接近到五十千米时发动一轮bvr齐射,然抄、冲上去和伊万们来一场痛快的近身格杀!

在中校的率领下,暗灰色的“攻击鹰”们开启加力、进入爬升,在高加索的天空中留下一条条粗重的凝结航迹。

就在这几架爬升接敌的美军战机对面,在不到一百千米的距离上迎面杀到的,正是苏联前线航空兵第390歼击机航空团的战斗机编队,他们的任务和对面的美国人正好相反,那就是拦截并歼灭任何入侵的北约攻击机。

苍蓝色的高远天际下,一前一后两排共计十六架绿色迷彩涂装、翼下挂满导弹的迷g-29指示一路南下;各机间保持无线电静默,在n019雷达还没有截获目标的时候,红空军的小伙子们一边不时的左右四顾、保持编队队形,一边留意雷达告警器的动静,时刻提防可能有的偷袭。

就在驾机飞行之时,飞行员们除了扫视四下的澄明天空,也会不时瞥一眼跟在编队一侧的那架战斗机,在一长溜绿色迷彩米格机组成的编队里,那架白色基调的颀长战机显得是如此与众不同。

白底


状态提示:第七四八章 复合挂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