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双莲在青国已是天下皆知的事实,这个时候双莲出了事,就是给其他三国进攻青国的机会,为大局着想,双莲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青国。虽然明白这是形势所逼,但青国人还是憋屈得很,这种仇人就在家中,自己非但不能报仇,还得好吃好喝供着的感觉真是让人生不如死,但生不如死又能如何?凤国虎视眈眈,熙国落井下石,鸣国坐等收渔翁之利,他们动一动,便有可能迎来国灭危机。
他们不能动,便是生不如死,便是神魂皆怒,也不得不忍气吞声,待双莲离开青国边境再做图谋。有人实在是不甘心如此憋屈,就想着不能动手,至少能散播谣言,败坏双莲的名声,借此挑唆她和肃元帝的君臣关系。便是青国注定要吃一个大亏,也决不让这个女人好过,时间长着呢,他们尽管睁大眼睛看她的下场!
很快,各种不利于双莲的流言就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了天下,有说她能从降天鹰爪下逃生,是因为她命格属龙,是真命天子,便是降天鹰也奈何不了她。有说她潜伏在青国军营时不惜委身于各路男人,是靠着爬这些男人的床才成功算计了青国的,她根本就没什么能力,不过是屁股好使罢了。有说她潜伏青国这么久都不联系母国,是为了谋划一统天下的至高之位,她的野心便是神佛也难以容下。
流言传播得很快,来势凶猛,有人不明真相的受了蒙蔽,怒斥双莲这种叛国行为,有人明知流言不可信但为了自身利益也站到了高处指责双莲。有人置身事外静观其变,看事态如何发展,有人立场坚定,相信双莲,呵斥散播流言的人。
而外界猜测纷纷之际,凤国朝堂上第一个为双莲说话的人却是骊清,这倒不像他平日的作风,但想着他儿子是双莲的正夫,众人又能理解了。骊清别的都不在意,唯独在意自己唯一的嫡子,好不容易为嫡子挑了个满意的人家嫁了,怎么都不能在嫡子未有所出的时候,让人成了寡夫,这才率先表态,力求护住双莲。
一直和骊清不和的展越也站了出来,列举了双莲从军以来立下的大大小小的功劳,为国受的一次次伤,几次险死还生的经历,言明她之忠心日月可鉴。流言来势汹汹,是青国想要挑唆君臣关系,借肃元帝之手斩杀功臣,好出一口青国未战先输的恶气。如此狠毒之计,肃元帝乃一代明君,虽不会中计,但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当下严令禁止流言,护住功臣,莫伤了忠臣的心才是。
文官这边,骊清和展越两大巨头站了出来,武官那里自然也不能落下,许多和双莲交好的武官都站了出来,态度鲜明的支持双莲,说当将她风光迎回来才是。
肃元帝本就有意保住双莲,便顺势颁布了明旨,严令流言散播,违令者斩!
帝王令下,无人敢犯,更何况凤国人一向对双莲抱有好感,连带着对“灼日小队”的人都宽容许多,又怎会听信流言,去诋毁一个于国有功的功臣?且圣旨说了,这是青国挑唆凤国军心的毒计,帮着散播流言的人形同叛国,罪不容恕。
如此,便是还有心思的人也不得不收敛心思,沉默一段时间,日后再做图谋。
妞丫前往青国边境接双莲的时候,困于东北战场的也火等人是越战越勇,她们的老大回来了,还是干了一票大的回来的,作为她的跟班,她们也不能丢脸。
游牧民族开始倒霉了,不解也火等人是吃错了什么东西,竟一夕之间勇猛了许多,但不管她们如何勇猛,这场战最终赢的人只会是他们,因为他们受真凤保护。东北战场的战火燃烧得越发旺盛了,双方皆抱着不死不休的目的,势要用对方的尸骨堆起白骨塔,以祭奠战死的兄弟姐妹,日落之后厮杀的心也不会平息。
朗哩灵活调度,将精神正好的也火等人派到了最关键的战场,要她们想办法给游牧民族来个大的。也火等人卯足了劲,还真让游牧民族吃了大亏,暂退三里。
东北战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青国的未战先输让他们落到了完全被动的局面,后经凤鸣熙三国商议,决定不在青国瘟疫横行的时候挑起战事,只让青国交出诚意。大势所逼,青国被迫再次割让城池,屡屡受挫的青国元气大伤,军心不稳,民心不安,吕彪的帝王之位渐渐不稳,他却越发的执着于双莲,竟没有说出骄贵妃就是双莲的事。虽然便是他说了,也没什么人会信,但终究会影响到双莲。
毕竟双莲立的功太招人眼了,虽说现有帝王之令让嫉恨双莲的人不得不收敛心思,但不表示他们不会借着这个由头在战事平息后构陷双莲。何况功高震主,肃元帝就真的一点都不介意,全盘相信双莲吗?帝心难测,但投石问对了路,便是他们的机会,如果让他们知道骄贵妃就是双莲,不论真假,双莲都别想轻松过关。潜伏在敌方军营,和委身于敌国皇帝身下是两个概念,后者明显严重得多。
便是骄贵妃在后宫众人的见证下被烈火活活烧死了,又早已以皇后之礼葬入皇陵,入土为安,也不表示他们就没有做文章的可能,稍加运作,就能钉死了这事。降天女帝起事的时候也有过诈死的经历,那个时候,就连她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以为她死了,可她偏偏在玩弄了世人一把后,又华丽的回归了。历史重演,发生在屡次创造奇迹的双莲身上也不足为奇,骄贵妃到底是不是她,也无需求证。
只要能达到目的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