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放牧大唐>第五百二十一章 军政一肩挑

: 带着各种各样的赏赐和一肚子的疑问,石磊风光满面的跑回家,自然是算不得什么的,主要是代表的那份荣耀。

这必须得拿回去给自家的那些庄户们都瞅瞅,也给他们提提精气神。现在小日子都过的好了,自然就更看重这份荣誉。尤其是那些老庄户们,就指望家主的功勋好给人吹牛呢。

日子过好了不能显摆,财不露白啊,可总得有点东西吹嘘一下,才能显示自己家主的好吧,这军功吹起来,才最有成就感不是,有个这么强大的家主,他们更加脸上有光啊。

当着所有庄户的面,把自己的封赏再大声诵读一遍,留下满脸喜色的庄户们,石磊又叫着自己的高参们,跑到了茶歇室里去,开始琢磨皇帝这番任命,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让石磊自己想,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当然这个平州都督的任命,石磊还是可以理解的,平州可不是幽州那样的上州,所以这个职位只是从三品的级别而已。就凭石磊这次的立下的汗马功劳,他也完全有这个资格,晋升从三品的职官了。

更何况还有之前救治皇帝一家子的功绩在,尤其是小兕子,完全可以说是石磊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虽然他没有居功自傲的意思,但是李世民肯定少不了在感情上,还是对他有所倾斜的,所以才能不顾那些反对的声音,让石磊在二十多的年纪,就跨过四品这道鸿沟,真正踏入大唐的顶级权贵层,成为从三品的实实在在的高官。

哪怕是在三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的大唐,除了那些顶尖的皇亲国戚,比如皇帝的亲儿子这样的,也确实是鲜少有人能在这个年纪,就达到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提拔速度,更是罕见无比。

这个都督毕竟还是军队一系的官职,大约和当地的武装部长,或者说是军区司令这个职务差不多,由于大唐一直都是采用的强干弱枝的统治策略,包括真正的精锐兵员,也大都掌握在十六卫手中,主要都是分布在长安周边的关中地区内,像石磊这样的都督,其实相对还是比较清闲的。

很多更是干脆都不用到任,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给手底下的长史一类的官来负责的。尤其是那些大都督,大都是分给了皇室子孙,更没人会在意了。

可石磊这个任命,还有很大的不一样啊,竟然把平州刺史的职,衔也安排到他身上了。这不能说开前人未有之先例吧,但是放到他一个出了名没脑子的纯粹猛将身上,就着实让人感到奇怪了。

平州刺史虽然不是什么高官,毕竟平州的级别放那呢,肯定没法和作为北方中心的幽州相提并论的,但是这刺史却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实际意义上的父母官和一把手,这个责任还是很重大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个文官的职位,显然和石磊原本的路子不太对付。

不过想想之前的几个例子,应当也能看出些端倪来,比如武士彟之前在利州时,就是都督和刺史一肩挑,也算是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厉害角色。

之所以被叫做武都督,而不是武刺史,其实是源于国朝一直以来的称呼传统,称呼一个官员的时候,自然是称高不称低的。除非是在文官群里,大家相互见面称呼的时候,可能只会拣对方比较清贵的文官职位来称呼,或者干脆就可以喊武士彟“武利州”这样。

而石磊现在也可以被称作一声“石平州”了。不过石磊这个一肩挑,和武士彟那个性质还有点不同,因为利州时处于内陆的,军队并没有很多,而且大都受到了周围几个军镇的节制,挂个都督的官职,还是为了方便他调动当地军队,在必要时参与平叛。

当时利州前任都督李孝常不是刚被咔嚓吗,党羽还挺活跃的,所以才给了武士彟这样的权利,方便他尽快安抚当地形势,本质上讲,武士彟还是个文官。

而石磊新任的平州,从地理位置上就不难看出是个边塞州府,可以说是大唐的北部屏障之一,紧挨着长城。

出了平州地界,就是和周围的少民直接接壤的地盘了,一直处于时战时降的不稳定状态,所以说平州算是抵御东北方向的各个异族的重要桥头堡。

这样的地界,边军的实力自然要强得多,和承平日久的利州,自然又不是一个性质的。所以石磊的这番任命,肯定是有其深意在的,绝对不会是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简单。

这么多东西显然也不是石磊自己能想到的,而是对官场最为熟稔的范大叔,给石磊解释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

“那到底是为什么给我安排这个职位呢?相当于把平州全权委托给我了,今上到底是咋想的?我自己都不敢拍胸脯说能干好这份差使啊,他咋会觉得我有这份能力呢?”石磊有些郁闷的叹口气说道。

只是让他去当都督,他肯定是一点都不怵的,该打仗就打仗,该练兵就练兵,这些工作他都轻车熟路的,以他的本事收服当地的边军,也不会是很大的问题,他绝对有信心干好。哪怕真的对上了那些边疆少民,他这都快变成天字第一号猛将的家伙又怕得谁来。

可让他治理民生,这就要了亲命了,自家这一摊子都撂给他,他都肯定要抓瞎的,更何况是一州之地的所有大小事务了,想想就挠头的很。

不过几位大叔都正忙着考虑皇帝这番安排背后的深意呢,别说什么为了报答石磊的救命之恩,就故意弄出一个这样的职位来提升石磊这样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一章 军政一肩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