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兵过来包围了少林、闲居二寺僧众的将领,头戴金盔,身披两当,还系着一条大红色的披武服色并不怎么了解,也一眼就能瞧得出来,此将身份必然不低——搁后世怎么着也得是位中校吧?你说一军队或者武警中校亲自出马来巡街,还恰好领人打附近过,匆匆跑过来维持秩序,阻止械斗,这可能性究竟有多大?魏文成几句话发动了围观的市民,引发群口汹汹,都来为少林僧众作证,那员将领就有点儿拿不定主意,双眼不自禁地朝着斜上方二楼窗户一扫,魏文成循其目光望去,就见一个人影匆匆地闪躲开了。他的视力本来就还不错,经过多年修行,观察力也已非凡俗可比,但那人躲得实在太快,他只大致瞧出来,此人身着绛色圆领衫,头戴乌纱帽,看穿着打扮绝非平民百姓。这年月南北方胡汉服饰相互影响,区别已经不很大了,但南方士族大多数仍然保持着汉晋习俗,喜欢上衣下裳,就算穿一体袍服,出门见人也得多系一条蔽膝,而且上衣多为斜领。这种圆领袍服——大多还是窄袖——是从北方胡人那儿传过来的,只有小吏和普通市民为了方便活动,才会日常穿着。北朝则不同了,尤其北周,官员朝服仍然模仿汉晋——这是当年北魏孝文帝汉化运动的功劳——但日常穿着则习惯胡服。这种风俗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隋、唐,甚至于宋、明。所以在长安城内见着一个穿圆领袍服的,很可能是官,而至于乌纱帽,本属贵价之物,一般平民百姓,甚至小官小吏都肯定是戴不起的——他们一般系麻布的幞头。魏文成就这么一眼瞥过去,心中便已了然,这个匆忙躲避的家伙很可能便是幕后主使了,估计就是此人跑去——更大可能是派人跑去——招来了兵马,想要以在都内“动兵”的罪名,逮捕和惩治这两拨和尚。再进一步猜测,说不定向闲居僧众通报说少林僧先期进城,故意挑起两寺争斗的,也是此人!但是瞧着官兵的架势,把两拨和尚全都给围住了,那应该不是独独冲着少林僧来的。难道此人是信道的,所以想要趁机打击释教吗?再一琢磨,既为官员,最大可能性还是站在儒教一方,既然三教辩论高下,那么寻机想收拾佛徒,也就很顺理成章的啦。可是魏文成已经煽动起了民众舆论,就算此人背景再深厚,来的那位中校倚之为靠山,也不敢逆众而行——谁知道这些站在少林僧一边儿的市民百姓里,有没有谁具备通天之能呢?这可不是小地方,而是在长安城内,随便扔块石头估计就能打着个五品以上官员,或者是高官显宦的家眷、门客……这将领还在犹豫,魏文成朝他微微一笑,双手合什道:“圣意广招天下修者,吾今奉旨前来,却为闲居寺众s扰,方知都内秩序竟至如是……请教,若欲告诉,寻谁为是?”长安城内的治安如此糟糕,竟然有些胆大妄为的僧人敢在大街上就s扰、袭击我等,我打算去告状啊,你说我该去哪个衙门递状纸呢?他不退反进,口气虽然和缓,用意却咄咄*人,搞得那名将领满脸的尴尬,下不来台。正在不知所措之际,好在突然间从人群里挤出一个人来,扳着此将的马鞍,低声说了句什么。那员将领斜侧过身体,微微躬腰,听闻此语,不禁如释众负,于是转过身来朝魏文成深深一揖:“吾已知就中曲直,少林僧既然自卫,乃可放行。职责是在,若有得罪,大师勿怪。闲居僧当街闹事,吾自当惩处,大师不必告诉。”随即做了一个手势,那些包围着少林僧的官兵们当即左右散开,让开通路。那将一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大师且管前行,自有衙署接待。”这人脸变得很快,态度如此恭敬,又表态说将会严惩闲居寺一行,那么魏文成也就不好再发作了,于是点头告别,就此领着少林僧众,沿着南北通衢,浩浩荡荡继续往前走。果不其然,才刚走出去一箭之地,就被一名官员当街拦住,高声问道:“得非少林道信大师法驾乎?”魏文成点头回答:“衲子便是道信。”那名官员也通报了自己的职务、姓名,随即一摆手:“大师等请随某来。”长安城占地面积很大——当然啦,跟后世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都没法比——城中便有多间佛寺、道观,大多属于皇家或者高级贵族的产业。当下那名官员就把少林寺一行人请到了一所名刹之中,进门的时候魏文成抬头观瞧,只见牌匾上大书“陟岵寺”三个大字,不禁奇怪,心说这名字可有够诡异啊——峙岵是啥意思?佛经中有这个名词么?陟岵寺住持亲率僧众前来迎接,把少林寺一行人安排在西院暂住。魏文成自然不能不敷衍几句,跟住持和尚对坐恳谈了一会儿,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所将近三百年历史的古刹,首建于西晋泰始年间,本名“遵善寺”。十多年前,北周明帝宇文毓在位,为其岳父独孤信重修此寺,改名“陟岵”——这两个字是来源于《诗经·魏风》,有“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的诗句。魏文成一听,啊呀这个独孤信我是听说过的……此人真正父以女贵,他俩闺女一个嫁给了杨坚,成为独孤皇后,一个嫁给了李虎,后来生下唐高祖李渊——要没有这俩女儿,北周显贵多了,一般人谁会记得他的名字啊。没想到他竟然还有个女儿是北周皇后,这家伙还真是能生……闲话叙过,陟岵寺住持就要跟魏文成讨论佛法——这可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好在魏文成口舌便给,又擅长装*,随口敷衍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