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和新世界>第二章 陌生 第15节 县里的消息
“我已经找人去跟贺典吏打听这事了。他是咱们自己人。无非讨价还价吧,拖到秋收,打点一下,也能过去的。只是你的收成要少很多了。”梅先卓心痛地说。

“太平无事就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花钱解决的都不是事情。”刘遥轻松地回答道。

“你想太平,人家可不想。你知我为何与他争吵?他说此地不太平,今后凡是伐木开矿,烧砖建房,都要先去报备,获得允许才行。”梅先卓气愤地说。

“这也是有章可循的么?”刘遥皱着眉头问。

“不是,只是也没有说开矿伐木你想做就可以做。”

“那可不可!我跟你说,法无禁止即为可行。这个头不能让他王若曦给我们开了。”刘遥坚定地说。

“出钱你痛快,不让做事你就跳起来了。你这人还真有趣。还有一样,就是你的稻种实在太显眼,王县令心想你在这里不知赚了多少呢。孙正刚说起这事很久了,我们去你地里看看吧。”

刘遥回屋叫上刘满,跟梅先卓一行往田地里走去,一路上解释着良种、不惜代价的施肥和恰当的田间管理,总算是让他相信这明显比普通水稻高出一截,分蘖(一株秧苗分出的几个分岔。分岔越多稻穗越多产量越大。)多出几个的秧苗不是法术。

没到田间,老高就迎了上来。他几天前就在稻田边上搭了个简陋的棚子日夜不离的看着。一行人还没走到稻田,就看到反差果然十分强烈。低处的水田里是先种的本地稻种,稻株细小,水田里还能看到水面。高处种着神奇稻种的稻田里,已经是碧绿一片,水面完全被遮住了。梅先卓看着这神奇的稻子,问过可能有翻倍的产量,亩产会到6-7百斤,激动地搓着手直转圈,随即又沉思着皱起了眉头,叫过孙正刚:“你老赵马上来这里搭个棚子,再跟李建功说,叫他和你,还有老高,今晚就住在这里,不要回去了。这里要派人守起来,村口也要派人盯着,闲杂人等第一不得进村,第二不得到田里来。”孙正刚点点头,一言不发地去了。

刘遥也觉得有必要派人在这里守卫。优良的稻种很容易招来偷盗。他想了想说:“不如我们一家住过来看着吧,不用那么多人。有老高在,搭个大点的棚子就行。你留两把短刀给我就是。”刘遥轻松地说道。

梅先卓斜了刘遥一眼,一副“你也行?”的表情,回道:“不行,必须李建功过来。”

“这个李建功是谁?”

“我们村的,平时在外面卖盐。很能打。”

“要能打的人干啥?小偷看到有人在这里也就回去了吧?莫非还明抢啊?至于偷东西,这里粮食就存两三天的日,除了几把锄头,就是咱们几个人本身了。有啥好偷的?”

“可不就是明抢。再说了,人就是值钱的东西。绑了你的儿女去,勒索个几十两银子加十棵水稻,你是给还是不给?”

“啊?还有这等事情?那是土匪干的啊!这里有土匪吗?”

“我啥时候告诉你这里没有土匪?”梅先卓没好气地说道。“你们一家要在这里,那就必须放更多的人在这里才安全,但我没法给你人了,我们得去煮盐。所以我会另外安排几个人在这里,你一家不能待在这里,反而更危险。等这一季有了收成以后,你再去雇几个长工,在这里建房子,才能守住。”

一听煮盐,刘遥心里就有谱了。他大大咧咧地说:“煮盐?煮盐好啊。这么着,你先带我去煮盐,我自会弄出人手来守稻田和建房子。”

看着梅先卓半信半疑又充满希望的眼神,刘遥不再多解释,招呼刘满去看水渠里是不是还有以前那么多的鱼。

回村的路上,一行人说着李建功的本事,什么蹿房越脊啊,什么几个人近身不得啊,就是个武林高手。刘遥也很有兴趣,问此人平时怎么都看不到。

“他呀,带着几个人在琼州和广州卖盐!平时匆匆来去,大把银子搬回来,再成挑的盐挑出去,来回路上不太平,没有点功夫肯定不行。对了,他对先生也很是佩服,说买盐的钱多了三倍还不止。”孙正刚回答道。

“如此能干的人,下次要多多亲近亲近了。”刘遥很高兴地说。

“把李建功叫来守稻田,他还不知道怎么想呢。”高管家在一旁嘀咕。

“怎么想?这么好的稻种,不比盐田还值钱?”孙正刚一直在种田,对优良稻种有特别高的评价。

“我也觉得李建功会愿意的。这个稻种真是无价之宝。比你那对珍珠还值钱。”梅先卓喜气洋洋地说道。回头看看碧绿的稻田,又摇着头忧虑地说:“这东西守不住。风声出去,一定会有人来抢。我们要是到处都种着,哪里守得住。”

说到值钱,刘遥陷入了沉思。看了看周围像江湖豪客的农夫们,问梅先卓:“咱们这里被人攻打过么?”

“跟叉河村的人打过一仗。那时我还小,这边是我父亲领头,那边是黄家领头。都想要叉河村那里的地,那边两水交汇,地平水足。后来是黄家赢去了。听说你去叉河村看过了?”

“是的,土地是比咱们村多。咱们,是不是打不过他们?”

“真拼命很难说,他们村没比我们多多少人。那次是各村派三人打,胜两场的赢。我们就李建功赢了一场。其实没有必要拼命,哪里不能活?咱在水头也不错嘛。”

“拼命的事情有过么?”

“实际上,哪次都要打算拼命,


状态提示:第二章 陌生 第15节 县里的消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