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无常的日常>六十七 端午

毕安和范无来到塘口的时候,河岸俩边已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在湖南的长塘口,一个老人站在塘口,手中拿着一条红色的绸带,他将手中的绸带系在了塘口的一个长杆上,十几个小伙子走过来摸了摸红绸子。

然后他们便走了下去,只见塘口里依次排列着几艘船,船头为龙的样子,船上摆放着一面大鼓。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缠着一束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平静无波的塘河上来去如飞。两岸看龙舟的人都大声呐喊,有的还把家中的锣鼓都拿出来,重重敲打助威。

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更有好事的年轻人把事先准备好的“连环响”鞭炮挂到树上点燃。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河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人间的端午,越来越热闹了”毕安开口说道,他曾见过第一次的端午节,只有几个百姓朝河中扔粽子,赛龙舟的传统是后来在发展起来的。

一会的时间,赛龙舟已经结束,青年们走到老人身边,老人把红绸子从杆上摘下,缠在了赛龙舟中表现最出色的人邵生身上。

邵生举着红绸带朝大家摆了摆手,按照规矩走上台开始诵读准备好的台词:“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长塘口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都有很多慕名的游客……”

毕安听着没劲就拉着范无走了,一路上有很多小摊,上面摆放着香囊,粽子等一系列端午节特有的小玩意。而人最多的地方,而是要属汨罗江。

在汨罗江周围,一个小孩子从摊上买好粽子,然后朝着江里扔去,周围还有不少人和他一样。毕安四周看了看才发现,在江旁边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刻着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屈原的人。

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

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

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是因为在很久以前泊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

毕安看了木牌上的故事,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他在摊前买了个粽子,那粽子做的很是精致,三角形的粽子被裹的很是精致,毕安没有把粽子投入江中,而是慢慢解开包裹粽子的绳子,然后尝了尝。

“香甜软糯,很不错”毕安开口赞道,卖粽子的大娘听了后很开心:“那当然好吃,做的不好吃,吸引不到鱼虾,怎么保护屈原”毕安点头应了应,朝大娘买了一些粽子去找范无。

范无在汨罗江上游,这里的游客很少,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人。范无坐在江边,看着手中的玉简,五道花纹交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图形。

每次收集一个镇域鬼,玉简上就会出现一个花纹,原本以为这些花纹没什么关联,但是第五道花纹出现后,范无却看出了些端倪范无,正沉思着玉简上的花纹,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粽子。

毕安提着粽子,朝范无晃了晃说道:“尝一尝,很不错的”被毕安扰了思绪,范无收回了玉佩,接过粽子。

范无看着粽子,他路过江边的时候,也看了木牌,读了上面写的故事。此刻的他在看手中的粽子,心中有一些悲哀,端午节是流传下来了,但是端午节的真相世人是无法知道了。

“别想那么多,吃粽子吧”毕安看出了范无的心思,汨罗江此刻风平浪静,距离上次来这个地方,已经过了二千三百年了。

二千三百年前,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而流传至今的赛龙舟和包粽子根本就不是木牌所写的故事,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ròu_tǐ,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


状态提示:六十七 端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