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不亮”是冯星河在翰林院的用户名,他仗着职务之便抢先看到了本期的《幻想时代》。
这算是作为印刷厂员工为数不多的福利了,至少家里的挂历、图书从来都不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缺少的,都可以去找车间那边沟通一下。
毕竟任何流水线都可能出现“残缺品”,这是每一家印刷厂都会出现的情况,只要不一口气把几十本、几百本书拿出去卖掉就行!
冯星河算是国内最先接触到科幻的那批读者,他八六年考上大学,伴随着中国科幻文学一路成长,见证了一名又一名的科幻作家崛起。
只不过因为国内的作品实在太少了,冯星河又自己捧着英汉字典慢慢啃着国外的作品,这样一直持续到林翰那部《我,机器人》诞生!
机器人三大定律仿佛火山在他脑袋里面爆发,直接让这位老牌的科幻读者懵了。
四十多岁的人了,如饥似渴的抓住一切机会阅读着林翰的作品,甚至还学着年轻人一样,打入到翰林院内部,就为了能找到志同道合可以讨论剧情的人。
虽然有很多人抨击林翰总是不写中国背景的科幻小说,但冯星河却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凡尔纳作为法国人,可他笔下的主角很多都是美国人,也没见法国人追着骂。
更何况写国内背景的作品很容易触碰到地雷跟敏感区域,还是写国外省事儿一些,看的是主角冒险的过程,又不是看主角究竟是什么人。
现在看到网友们这么热情的回复之后,冯星河也忍不住沉思起来,双手从键盘上放下来,将旁边那本杂志拿在手中。
《幻想时代》一直以来的质量都非常不错,每一期总会有那么几篇让人惊艳的小说。
虽然不可能每本书都能跟林翰的作品相比,但比起前些年科幻小说凋零的场面相比,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科幻领域!
拿到书的第一件事儿,当然就是阅读《2001:太空漫游》,只不过冯星河却有些被林翰新书的第一章弄得糊涂了。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之后,就在自己那个帖子里面打字说道:“或许大家看到林翰新书的时候都会比较惊讶,因为这开头部分的科幻内容少得可怜,更像是在描绘一部人类始祖的进化史。大神就是任性,如果换个作者写的话,我估计没那么好的耐心等待剧情发展!”
如果把《2001:太空漫游》比作是一首乐曲的话,那么眼前公布在杂志上面的内容就是第一乐章,非洲的史前猿人在神秘的会了如何将骨头当做武器,从而发明出最早的工具来!
毫无疑问,从天而降的神秘黑石就是具有科幻的部分,这显然是出自智能生物之手。
故事并没有交代后续的内容,冯星河看得心里直痒痒,这神秘的黑色石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启发猿人的智慧,究竟是什么人送到地球上面来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他脑海里面冒了出来,可是没人能帮他解答!
因为翰林院论坛上面超过99.9的网友根本都还没看到《2001:太空漫游》的庐山真面目。
更何况,就算他们看到了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只有跟冯星河这样满肚子疑惑,毕竟后面的内容都是秘密。
除非!
冯星河眼睛一亮,除非能联系到太空站里面的航天员,他们携带了一本书上去,肯定知道后续的剧情。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怎么可能跟景海朋两人联系上。
那还有谁知道后面的剧情呢?
林翰肯定知道,出版社那边说不定也看到了全文,据说航天中心那里也有99本限量版图书,李文渊跟林翰的好基友关系说不定也有。
冯星河只恨自己没本事,要是自己的印刷厂能接到人大出版社的印刷订单就好了!
……
天宫二号里,忙碌做简单实验的景海朋终于结束了劳累而漫长的工作,其实这里工作强度并不大,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上太空,可总觉得有些无聊。
整个人漂浮在半空中,景海朋伸手推了一下墙壁,自己便朝着另外一边飘过去,这里是力学里面的原理。
玻璃窗外,那颗蔚蓝色的星球看起来分外壮观,白色云层遮挡着大地。
景海朋来到休息舱内,他此时并不想跑步,而是拿起了箱子里面放着的几本书!
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操作指南或者各项任务跟急救策略,拿起来的书一个不小心都会飘起来,这时候一本黑色封面的浩瀚宇宙书籍映入了眼帘。
“《2001:太空漫游》?这是那个作家专门带上来的书?”
景海朋一直都有听说过林翰的名字,这位最年轻最火爆的科幻作家在航天中心这边人气可不低,各种小说都有人追看跟讨论。
之前那部《火星救援》可是猛夸航天局,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会以为那是航天局出资拍摄的主旋律科幻电影呢!
他在火箭升空前一个月就隔离起来了,这本书一直到火箭发射前两天才紧急送过来,所以忙碌之下也根本顾不上。
左右现在没事儿干,景海朋便随手翻阅起来。
世界上找不出来几个比这更好的读书环境了,幽静而深邃!
他坐在舷窗旁边,身体靠在玻璃上,一丝不苟的盯着眼前的书籍,这一看便是入了迷。
甚至连旁边飘过来的另一位宇航员都没看见,这本书牢牢吸引住了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