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辅在靖难之役中的功绩而言,能够封爵已经是足够的赏赐了。
更遑论,他直接跳过了锦衣卫千户、指挥佥事的阶段,直接世袭了其父张玉的指挥同知职位,所不同的是从燕山左卫亲军变成了锦衣卫。
这样的封赏还不行?
“陛下,您的意思是?”李济看了姚广孝一眼,见这老和尚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只能自己问一下了。
“嗯。”朱棣稍稍沉吟,道:“给他提到二等功绩,爵位由文河子晋升为信安伯,其官阶不变。”
按照朱松的意思,尽管张辅前往南京之后并未实施第二套方案,也就是接近谷王朱橞。
但是当靖难大军冲入南京城后,张辅却在此时前往尽力游说,这才让谷王并未反抗就已归心于燕王。
这样的功绩,虽说比不得李景隆,但是比那些寻常三等功绩要突出太多了。
这种事情别人可能并不知晓,但是正如朱松所料想的那样,一切朱棣都记在心里。
“微臣遵旨。”李济恭敬称是。
“韩王呢?”翻完了这一整本的折子,朱棣突然感觉到不对劲了,“折子里面怎么没有韩王?”
“陛下,是微臣不让李大人将韩王殿下录入封赏名册的!”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老和尚姚广孝站了出来。
“哦?你这是何意?”朱棣眉头一挑,问道。
姚广孝这回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看李济。
两人可以说是老搭档了,往往一个眼神就明白是啥意思了,所以朱棣立即会意,对李济说道:
“好了,李卿,这份封赏折子你且拿回去吧,将朕勾选地地方再改一改,待改好了就送过来给朕再看看,没有问题了,便拟旨吧!”
李济在这朝堂之上厮混了几十年,对于这些个门道早就心知肚明,皇帝陛下这是要和老和尚说些悄悄话啊。
于是,李济知趣地从三保太监的手里接过封赏折子,下殿而去。
眼下,大殿之中只剩下了朱棣、姚广孝以及三宝太监。
“说说吧。”朱棣敲了敲龙案,淡淡地说道。
“陛下,韩王殿下虽说对我等靖难居功甚伟,怎奈他爵已至极品,封无可封,再加上韩王殿下年岁不过双十年华,若是加封个太子少师、宗人府宗人的话,怕是难以服众啊!”
姚广孝拱手,语不惊人死不休:“若是陛下真想要封赏韩王殿下的话,那唯有这江山了”
“唔”朱棣唔了一声,道:“姚卿家,你以为,若是松弟想要这江山的话,他还会帮朕夺取这天下吗?”
姚广孝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道:“微臣失言,还请陛下责罚!”
“好了,朕还不知道你?”朱棣突然笑了起来,道:“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了,朕还不至于如此小心眼。”
“微臣定然谨记陛下教诲!”姚广孝站起身来,道:“以微臣愚见,既然韩王殿下爵至极品,何不封上他一个极高地闲散官阶,而后许以土地、金银,想必以韩王殿下的智慧,当会欣然接受。”
“如此,便封韩王为资善大夫加太子少傅。”
说到这里,朱棣顿了顿,继续说道:“另赐黄金三万两,珍珠十斛,玉如意三对,布帛三千匹”
“微臣遵旨!”姚广孝点头应承了下来,这样的封赏最为合适。
时至九月初上,朝廷颁布了封赏诏书,整个南京城都沸腾了起来,所有被封赏的人彼此之间相互谈论、攀比着。
而此时的朱松,换上了平日里难得穿一回的亲王服,奔赴向皇宫奉天。
当朱松跨入奉天殿之时,一众一等功臣以及一些皇族亲王,例如:丘福、姚广孝、宁王主权、纪纲等人,尽皆换上了新官服,分列奉天殿两侧。
“韩王殿下,您也来了!”眼瞅着朱松跨入大殿,一众人全都上前来行礼。
朱松一一拱手还礼,尔后径直来到了亲王一列最末,向这些便宜哥哥们行礼、问好。
“皇上驾到!”
过不多久,三宝太监的声音从后殿响起,随后便见一袭龙袍加身的朱棣,龙行虎步地走了出来。
刷!
大殿中的一众文武大臣们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向朱棣叩首的同时,口中亦在高呼:“臣等、臣弟,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径直来到龙椅前,颇为潇洒地一拂袖,道:“众卿家平身!”
“谢万岁!”一众朝臣再次行礼,方才起身。
“诸位卿家,今日朕唤尔等前来,乃为一事!”
朱棣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心腹臣子们,道:
“今日朕命礼部颁布了封赏诏书,相信尔等已经看到了各自的封赏。或许诸公以为这些封赏对于尔等乃是天赐,但是对于朕来说,些许封赏并不能抵偿诸公的功绩!”
说到这里,朱棣突然站起身来,对殿中众臣一拱手道:“朕谢诸公了!”
“微臣惶恐!”
天子行礼,这些文武大臣们哪里敢受,急匆匆跪在地上不起来。
“这一礼,尔等受得起!”
朱棣重新坐下来,道:“好了,接下来咱们就说说今日商议之事。尔等也清楚,朕之所以发起靖难之役,乃是因为女干臣误国,朕之前虽说拟定了女干臣名单,但多少都有遗漏,三宝”
朱棣看了一眼三宝太监。
三宝太监会意,端着一个满是折子的托盘走了下来,将折子分给了殿中的众人,人手一本,童叟无欺。
朱松顺手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