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世家天下>第13章 队率新上任

虎牢关是通往雒阳的重要关隘,尤其是如今流民和难民遍地,使得朝廷也加强了虎牢关的防御力量。早些时候这里只驻扎了一曲的士卒,但随着流民增加,已经提升到一部。

近千人在这里驻守,以虎牢关这个关卡作为依托,倒也能够确保司州地区无庾。

朱儁刚好要处理这些难民,其实也是从旁监督,真正去做的是真正负责这种事情的官员。自从今年开始宦官的权力回到全盛时期,任免了不少阉党进入雒阳为官,这也直接使得官员良莠不齐,那些世家出身的大臣似乎也在斗气,所以正在愿意做实事的不多。

他朱儁好义轻财,或许可以接受百姓的死亡,但绝对无法着实朝廷什么都不做而导致百姓死亡。无奈之下,只能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好在也没人追究他的越权行为。

把朱成调到虎牢关当队率也是他的意思,一方面官职不算低,好歹统御50人,对于锻炼朱成的带兵技巧和经验有很大的帮助。虎牢关刚刚增加了一曲士卒,连带着也空出了不少的官职,在司棣这个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地方,只有虎牢关这里的部队比较好插人进去。

二则就不必多说了,把朱成调到身边就近照顾,不过是人之常情尔;不过还有一个隐晦的第三个原因,他没有说,而是打算考验一下朱成的决心和能力。

决心不坚定,又或者能力不足的军人,最终只是害死自己,又或者害死同僚。朱儁虽然不介意帮助朱成这个侄儿,但作为军人出身的他,也不希望让一颗老鼠屎进入军界。

得知自己居然被举了孝廉,朱成说真的还有点小激动的,这意味着他至少已经成功步入了东汉‘士人’的行列,至少可以享受一些特权,除非孝廉这个称号被剥夺。

只是有孝廉的名头却不从官,反而去当武官的有多少人?要知道孙坚都没有被授予孝廉称号,更别说董卓和丁原了,两人一路上前完全是累计军功上去的。

在黄巾起义前,东汉现存的名将里面,唯有朱儁和皇甫嵩两人举过孝廉。偏偏如今朱儁是谏议大夫,皇甫嵩却是北地太守,十足十的文官来着……

所以在整个大汉系统里面,朱成完全就是一个另类般的存在。除了朱儁,估计没什么人会和一个另类打交道,毕竟那样仿佛自己也是一个另类一般。

在雒阳的这些日子,虽然朱儁都有带他出去拜访别人,也见过如曹操和荀攸这样的年轻俊杰,只是大家都没有真正聊到一起,最多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没办法和这些牛人打好关系,朱成多少有点郁闷,甚至能够从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视和不屑,尤其是袁绍和袁术,仿佛看臭虫一样,除了基本的应酬语言几乎一言不发。

带着点遗憾,朱成离开了雒阳城。城外也有一些不知道从哪里聚集过来的百姓,看来今年的灾情进一步扩大,不少的百姓已经冒险来到了雒阳寻求朝廷的救助。

在这些难民里面,朱成看到了一些头绑黄巾,身穿道袍或者说类似道袍穿着的人,他们并非是把符水给别人喝,而是正在施粥。当然也有少数这样的存在,正在为百姓诊治。

“他们吗?似乎是叫做太平教的道士,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在施粥和救治的同时,也传播太平教的教义,有不少难民因此加入了太平教。”朱儁和朱成就坐在一个马车里面,大概是看住朱成的好奇,故而解释道。

“太平教徒越聚越多,而且大多是得不到朝廷救援的难民,若是有心人煽动,难道朝廷就不担心?”朱成也是随口一说,黄巾起义就在三个月后,无论他说不说都不会改变。

“已经有不少臣子上书此事,只是没有真凭实据,而且各地救灾无力,反而是在太平教的帮助下救下了不少的灾民,朝廷如何能信那些上奏者的话?”朱儁叹了口气。

“所以说,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心怀异心?”朱成算是明白了。

“知道就好,其实说到底是各地的官员救灾不利,这才打算让太平教出来分散陛下的注意力。这种事情一查便知,次数多了,陛下对他们的话也变得不相信了。”朱儁摇了摇头,很想感慨一番,却只剩下满腔的无奈。

自从光和元年,汉帝在西邸开始卖官开始,这种不学无术的官员就变得多了起来。能力欠缺,甚至五谷不分,对于难民的处理更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又怕被剥夺官职,故而不断攀咬打算分散朝廷的注意力,却不想反而使得朝廷对这些地方官的奏报更加不信任。

长期以往,朝廷如何能够真实的掌控地方的情况?到时候就算真的出了问题,也没办法及时应付,那大汉才是真的危险了!

“侄儿却觉得,如造反这种事情,就算无稽之谈,朝廷也没有理由不去关注。再说对付这种事情何须证据,陛下想来听闻太平教有造反的嫌疑,若有必要,甚至可以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就把他们给平灭,如何会这样放任自流?”朱成却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贤侄的意思是,陛下在故意放纵太平教?为什么?!”朱儁觉得朱成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细想之下似乎有有点道理。

要说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造反。他或许可以宽恕贪污者,可以无视那些压榨百姓的存在。但不管地位如何,不管成分如何,只要和造反牵连上关系,就算是亲生儿子都能处死。至于说证据,其实又何


状态提示:第13章 队率新上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