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深层心理学>第三章 梦中飞翔

他梦到自己腾空而起,踏空而行。

河流、田野、岩石、坎坷的路……都无法阻挡他的行进。

偶尔,他落回了地面,紧接着又一跃而起,继续飞行。

这种感觉实在太畅快了!

简直毫无障碍。

梦醒后:他的感觉更加美妙的。

似乎实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梦想。

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可能大多数人都做过这种飞行的梦。

也可能都体会过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根据:梦是愿望的表达。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飞行是人类的普遍梦想。

但是,并非所有飞行都是愉快的。

对于恐高症者而言,高空飞行不但不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痛苦。

可令人意外的是:做这些飞行梦的人,竟有很多是恐高症者。

这其中有着谜一般的矛盾。

但只要细心一点,就能够发现:梦中的飞行,并不是高空飞行,而是一种低空的,可以自我调控的飞行。

所以,他感觉到的是畅快,而不是恐惧。

根据一些解梦资料的解释:这种飞行的梦表达了一种想要扫除障碍,达到目标的愿望。

诚然,这样解释也是合理的。

就像在梦中无视障碍物,勇往直前的感觉一样,很多人也渴望在现实生活中排除一切障碍,迅速达成目标。

虽然如此,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解释层面,从消除患者和普通人的负面心理的角度而言,是毫无裨益的。

因为这种愿望太过普遍,太过常见;也太难实现。

毕竟现实不可能像梦那样,帮你消除一切障碍。

根据上一卷的分析,大家应该可以了解到:几乎所有宏大的理想,都是源于一个小小本能愿望的意外阻碍。

如果仅是从理想着手去解决问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如果你坚持理想,现实太残酷,可能会受打击,而郁郁不得志;

如果放弃理想,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快乐,也是不可取的;

最常见的就是降低理想目标,向现实妥协,甚至抱着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伪装心理。可想而知,这也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如果理解了:“几乎所有宏大的理想,都是源于一个小小的本能愿望的意外阻碍。”这个含义。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为既然是小小的本能愿望,所以一定不难实现,根本不需要放弃和妥协。

但难点就是:到底怎样把宏大的理想与小小的本能愿望联系起来?

我想:再多的解释也比不上做梦者本人的判断。

因为解释难勉带有安慰或说教性质,甚至还有强加的味道。

这又要回到前面所说的:追寻与梦中或梦醒后感觉匹配的记忆。

这种在河流、田野……中飞行的感觉,到底会类似于记忆中哪一个片断呢?

相信大家应不难作出解答。

如果要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似乎只有童年时才有这种感觉呢!”

很难想像:一个成年人,会像儿童那样欢乐地奔走在田野与河川之间。

现实生活的压力,已让太多人忘记了这种山水之乐。

即便是坐着豪华大巴四处观光旅游,也只是匆匆过客,内心并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有人喜欢怪石嶙峋的奇山;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广袤无垠的草原。

这些环境容易使人心情畅快,感觉刺激。

但是,儿童却不同。

他们喜欢大自然的环境,并无任何条件。

仅仅是本能地喜欢而已。

就像你看到一个小孩蹲在地上玩蚂蚁一样。

也许会觉得索然无味。

或者觉得离你自己太过遥远。

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那就是一个充满着无穷乐趣的小世界。

正是这种无苛刻条件制约的快乐,孩子们的生活才是无忧无虑的。

每时每地都能轻易产生快乐。

而很多成人则不同。

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对这些大自然赋予的、免费地山水快乐已毫无感觉。

必须寻求一些强烈地都市或幻想刺激,才能够激活麻木的心灵。

但是,他们的内心的纯真并未真正泯灭。

在梦中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飞行梦的感觉,就是体会大自然那份无条件快乐的感觉。

也许,一些成人会对这种快乐嗤之以鼻:“难道还要我们像小孩那样在山水间奔来奔去吗?太幼稚了!”

如果这样想,并无什么不对。

只是他们关注的仅仅是快乐的形式,而忽视其内在。

那些乐观开朗的成人,之所以比一般的成人要快乐。

就是因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几乎在每个环境都能产生快乐。

这里所指的环境,偏重于自然环境,而非人文环境。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痛苦、紧张和困惑,就是因为太过关注人文环境,而忽视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就是源自儿时在山水间获得的那种无条件快乐。

如果一个人对太过熟悉的环境(比如说家乡)感觉压抑和乏味,是因为他对家乡的人过度”妥协”了,过度”熟络”了.应保持最初对他们的一份好奇心,周围的环境才会重新唤起他的好奇和探索心,才不会感觉索然无味,而想要逃离.

对飞行梦的理解到此,似乎就是这


状态提示:第三章 梦中飞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