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在三国打直播>113.第113章 天下精兵出丹阳

张帆为什么对祖郎手下的山越兵垂涎三尺呢?因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丹阳精兵的核心基石。

丹阳郡与会稽郡接壤,位于会稽郡以北,建制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领17个县,地域大致包括今皖南、苏南西部和浙西北一带,郡治是宛陵。

曹操曾说:“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这句评语,使得“丹阳精兵”名垂青史。

其实丹阳兵在西汉时就已闻名天下。天汉二年(99年)九月,汉武帝令名将李陵率五千精兵出居延,至浚稽山迎战匈奴。匈奴单于召八万多精锐铁骑围攻汉军,竟连遭败绩。单于惊叹道:“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无奈之下打算退兵。

此时一个汉军叛徒告密说,李陵军箭支将尽,并且没有后援;匈奴这才拼死恶战。汉军伤亡惨重,五千军兵仅四百余人撤回关内。然而此战却令匈奴胆寒。这五千精兵的主力就是丹阳兵,小部分是楚地士兵。

汉末军阀混战,群雄并起。徐州刺史陶谦是丹阳郡人,徐州管辖兵马五万,而陶谦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老本”:三万丹阳精兵。

陶谦手下并无大将,就是倚仗着三万子弟兵打败了黄巾军,坐稳徐州。后来曹操三攻徐州而不克,终于领教了丹阳兵的厉害。

刘备增援陶谦抗曹,而当时刘备的势力极为单薄,陶谦便赠送给他四千丹阳兵;这支精兵成了刘备的“家底”,后跟随刘备转战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三国东吴政权的建立,丹阳兵居功至伟。孙坚死后数年,其长子孙策“志在立事”,去找袁术要还父亲的旧部。

袁术开始并没有将年仅十多岁的孙策放在眼里,多次忽悠孙策。孙策坚持讨要,袁术便让孙策自己去丹阳募兵,他说:

“丹阳地,以天下精兵辈出而闻名。”

孙策深知,要想平定江东,成为一方诸侯,离不开丹阳的兵源和物质,因此必须坚守丹阳这个根据地。周瑜实际接管了丹阳之后,不断派遣“丹阳兵”,以及舟船粮草等供给,支持孙策横扫江东。

孙策坐大,袁术才知上当,他派遣堂弟袁胤任丹阳郡守,令周尚叔侄回寿春。孙策根本不予理会,他将袁胤逐出,命自己的表弟徐琨为郡守。但孙策顾忌徐琨手握重兵,丹阳又是出精兵之地,颇不放心,便让舅舅吴景复任郡守。可见丹阳这个根据地在孙策心中的重要性。

孙策发迹之初,主要得益于一人一地,人即周瑜,地为丹阳。正如他自己所说:

“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而周瑜的“发众及船粮”,就是派遣丹阳兵和输送丹阳的战略物资。东吴的天下,可以说大都是丹阳兵打出来的,从此丹阳在东吴的地位举足轻重,担任丹阳郡守的都是吴主亲信重臣,如程普、太史慈、黄盖、韩当等。

丹阳兵之所以神勇,是因为丹阳郡是山越人的积聚地,山越民风强悍,骁勇善战,是各方霸主都想招募的重要兵源。但后来山越人或被剿灭,或被安抚出山,渐至被汉人同化,故而在晋代之后“精兵”的光彩不复重现。

张帆如果能拿下这批素质超一流的兵源,在配合跨时代的训练,必将铸就一支旷世雄师,成为手中的利剑,为他横扫八荒六合,最终鼎定天下。

…………

泾县,祖郎本寨,一名中年谋士正在和祖郎汇报情报:

“启禀大宗帅,张贼已抵达溧阳县境内,预计六日后进入泾县。”

祖郎右手手指不停的敲击着座椅旁边的扶手,“他们带了多少人?”

“回大宗帅。大约六千人。”

祖郎冷冷一笑,“六千人?张帆小儿好生猖獗!区区六千人就敢来攻我城寨?简直好笑!谁人领军啊?”

“由张帆亲自领军,不过此次随行将领中没有凌操和凌统。据说张帆留下他们父子坚守本寨。”

祖郎有些意外,“没有凌操?情报确实吗?”

“基本可以肯定。”谋士点点头说。

“哼!这张帆莫不是疯了?凌操乃是他军中第一悍将,斩将搴旗的一把好手,我还想跟他过过招……怎么就留守了?这不是大材小用么?”

撇猓骸岸睢…这个大慨是他为了留个后路。万一他一败涂地,还有本寨的两千军马可以东山再起,不至于一蹶不振。”

祖郎沉吟片刻后说:“嗯……彭式回信没有?”

“回复了。不过他直接拒绝了宗帅的提议。他说黄龙寨地势特殊,易守难攻,即使张帆只留守了不到两千兵马,也不是他那几千虾兵蟹将能撼动的,不过……假如宗帅能提供八千精兵支援,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岂有此理?”,祖郎破口大骂:“无耻鼠辈!我看他是被张帆吓破了胆子!钱塘距离黄龙寨不到百里,如今黄龙寨守卫薄弱,张帆人又不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手下八千多人都是傻子吗?居然还好意思让我派八千人协助他?塔玛的八千人又不是八个人,岂能不被张帆察觉?这种不要脸的话,他也说的出来?”

“大宗帅息怒……这张帆连战告捷,从无败绩。在会稽一带很有声望,彭式畏惧于他,裹足不前,也不足为奇。”

祖郎冷哼一声,“呸!鼠目寸光,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他就没想过,不论此战张帆是输是赢,


状态提示:113.第113章 天下精兵出丹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