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在三国打直播>194.第194章 拜将封侯(上)

经过五天昼夜兼程的赶路,张帆一行人终于赶到雒阳城下,吕玲绮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张帆如此着急的赶往雒阳。

他们一路上简直就像被人在追杀一样,每天只休息三个时辰,连夜赶路还不够;一人双马,每过茶司一站点立刻换马,一路都不知道累死多少马了……

张帆为什么如此急躁呢?

因为张帆知道皇帝刘宏就快要咽气了,不急不行!

原时空刘宏老儿于公元189年5月13号子夜归天,然而似乎是张帆平定山越这件大喜迅刺激了病入膏肓的汉灵帝,他的病情居然稍微有点回转……

今天已经是5月18号,然而他还是活的好好的,当然从迹象来看,很大可能是回光返照。

张帆不得不急,刘宏死不死他不在乎,但是至少也要给自己封爵之后再死。

要知道张帆为了这次封爵,花重金疏通了很多关系,包括十常侍也收了他一大笔钱,要是刘宏突然挂掉,那花出去这么大的一笔钱,岂不是打水漂了么?

张帆哪来的这么多钱呢?

这就要从传出“亩产十五石”的神麦种子传出去之后开始说起,虽然经过多方考证,众人知道亩产十五石那是最好的部分田地,然而平均亩产十石以上也是非常令人惊异的,众人趋之若鹜,纷纷表示愿意重金求购种子。

张帆考虑到自己现在羽翼未丰,吃独食太难看难免遭人觊觎。退一万步说,杂交种子也只有第一代能保证产量,后代会逐步减产。而且不同地区生长气候不同,产量也很难达到他这个水准。

何况他手里还握着土豆、地瓜、红薯、甜菜、茄子这类亩产数以吨计的核武器,区区一个杂交育种的小麦算得了什么?

所以张帆大手一挥,卖!价高者得!同时限量也保证不会有任何一个氏族买到特别多。

不过这并不妨碍,买家弄回去可以继续培育,多栽种几次,数量不就够了吗?当然没学过生物学的他们不知道这种杂交育种的作物后代逐步退化,产量会逐年减产。

这批六万石的小麦以超过二十倍市价的天价,在短短三天内哄抢一空。就算这样,买到的人还对张帆感恩戴德,更多没买到的人怨声载道。

毕竟此次出售对象都是各个州郡的顶级豪族大户,平分到每人手里最多也就几百斤而已,就算以二十倍的价格收购,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办一次宴席的钱而已,九牛一毛。

由于张帆要求部分买家以粮食抵价进行交易,于是一船船、一车车的粮食由各处运往黄龙寨,很快黄龙寨新建的几百个粮仓就堆满了粮食。

……

其实如果张帆不塞钱的话,原本的朝廷诸公是打算封一个关内侯打发他的……但是区区一个关内侯怎么能满足张帆的胃口,他想要的是最上级的列侯——冠军侯。

东汉的列侯从高到低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等,列侯的食邑亦高低不等。

当然想受封冠军侯并不容易,其实以张帆的功绩来说,封为列候也说的过去,但亭侯已经算是破格了。

毕竟他的年纪太轻,虚岁十九就被封为最上级的县侯,那以后再立功怎么办?岂不是赏无可赏,升无可升。

这次就连一贯肆意妄为的张让和赵忠,也被张帆的野心吓了一跳。看在钱的份上,他们委婉劝说张帆不必如此心急,以他的本事封县侯是迟早的事,这次先封个亭侯过渡一下,以后找机会很快就可以升为乡侯、县侯。

不过张帆坚决不同意,坑爹呢?你们十常侍马上就要被何进给砍了,哪来的以后可言?

再者说,汉灵帝已经是东汉最后的余晖了,接下来就要上演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的戏码,朝廷的影响力急剧下降,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等到到那时候,别说县侯,就算分封一个王爵给我又有卵用?根本没有任何含金量可言,谁也不会当它回事了。

通俗点说,就是张帆知道东汉这家大企业快要倒闭了,这个时候置换一些股权,也是打算利用最后的时机套现小赚一笔。等公司倒闭了,即使你给我再多股权,还不是废纸一张。

刘宏是昏君没错,那他也是根正苗红的正统皇帝,他分封的列候天下人还是必须要承认的。这对于张帆做高自己的身份,是很有帮助的。

古代讲究“名正言顺”,顶着一个最上级列候的名头,不论是对于招募人才,还是吸纳民心,都是非常有利的……

张帆拼死拼活,争分夺秒的平定山越,不就是为了早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吗?现在声望刷够了,就只剩下提升地位了。

虽然他号称张氏子弟,但是张帆父亲这一支既不是嫡系,他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小妾所出的庶子。虽然由于张父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他得以顶着继承人的身份,但是难免低了一截。

这样的身份也就比普通人高了一点,古代门第之见非常突出,谋士大多都出自名门望族,怎么肯甘心辅佐一个身份比自己低的人呢?

起初汉高祖刘邦曾定下规矩“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但一直没有被遵循,相反,拜相者必封侯,尚主者必封侯以及皇后父亲必封侯成为汉朝惯例。

汉武帝之后,官爵并卖,卖官鬻爵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刘宏继位后初开西邸,榜卖官爵,导致吏治腐败,加速东汉灭亡。

正因为卖官鬻爵成风,所以一般的爵位其实已经不怎么值钱了,不


状态提示:194.第194章 拜将封侯(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