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重生苏联>154 中立

获得斯大林的信任,对于任何一个苏联党政干部而言,都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对曼图洛夫来说,也并不例外。

但是,曼图洛夫同时也想到,得到斯大林的高度信任,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曼图洛夫年纪尚轻,但却已经混到了人民委员的位置上,还同时拥有“苏联英雄”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头衔,在苏联的党政界里,算是一个闪闪发亮的新星。

这颗新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发光发亮。当他被委任为州委书记,后来当选中央委员,在全会上得到斯大林高度评价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众人的注意。

这么耀眼的一颗新星,有些人会选择把它摘下,也有些人,希望这颗星可以高挂在天上,照耀自己,同时让猛烈的星光,遮盖其他天体的光芒。

说白一点,有人会对曼图洛夫的成就心生妒忌,恨不得把他给除掉。也有些人,会希望把他拉到自己的派系里,增强己方派系的政治力量。

心生妒忌的人,在苏联的党政体系里多不胜数。曼图洛夫虽然并没有察觉到有谁在妒忌他,但当他进入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至于想把他拉入门下的人,曼图洛夫目前也看见了两个可能性。

当时,在苏联权力核心里,已经逐渐形成了三股不同的政治势力。第一股,就是以中央勒党委第一书记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日丹诺夫和国家计委主席尼古拉·阿列谢耶维奇·沃兹涅先斯基为首的“列宁格勒派”。

第二股,就是以内务人民委员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还奥尔基·马林科夫为首的“贝利亚-马林科夫集团”。

这两股势力,虽然在当时为止,并没有发生什么摩擦,相安无事,但到后来,他们之间的冲突将会越演激烈,互相争夺斯大林接班人的权力宝座,直到日丹诺夫在1948年病逝,贝利亚-马林科夫集团除掉日丹诺夫的“党羽”,这场斗争才算告终。

也许你会问,既然曼图洛夫知道历史的发展,那投靠贝利亚那边不就行了吗?但是,投靠贝利亚集团,并不代表后面的仕途会一帆风顺。

在1946年,日丹诺夫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马林科夫被解职,贬到了乌兹别克。而贝利亚,也被解去了内务部部长的职位。万一曼图洛夫真的投靠了贝利亚,到了1946年,也极有可能要遭受被贬职的命运,万一被贬之后无法翻身,那他也就只能这样了。

而第三股势力,就由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那群老布尔什维克组成,被称为“老近卫军”。这股势力,和贝利亚、日丹诺夫的集团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但实力也算强大,算是第三方势力。

这个“老近卫军”集团,在二战结束前,和斯大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三股势力之中,存在时间最长,总体实力最强的政治集团。直到1960年代才开始衰退。

在这三股势力里,曼图洛夫和“老近卫军”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不但是伏罗希洛夫的女婿,还是卡冈诺维奇救命恩人的儿子,和莫洛托夫之间,也建立了比较友好的关系,在当时,逐渐被视为“老近卫军”当中的一员。

但由于他年纪很轻,和伏罗希洛夫那群老人格格不入,依然是其余两派拉拢的对象。

作为穿越者的曼图洛夫,熟知历史的发展,知道列宁格勒派悲惨的下场,所以不考虑和那边建立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以免日后被贝利亚找麻烦。

而贝利亚和马林科夫,虽然后来会在政治舞台上取得成功,但无论是贝利亚,还是马林科夫,都不是曼图洛夫想结交的那种人。

这两个人,一个心胸狭窄,狡诈奸猾,另一个则是不折不扣的马屁精。曼图洛夫这个有点良心,有点道德意识的人,根本就不愿意和贝利亚、马林科夫这两人走在一起,这简直就是侮辱他的道德修养。

而“列宁格勒派”则不同,日丹诺夫和沃兹涅先斯基兄弟都是值得结交的人物。其中,属于列宁格勒派的沃兹涅先斯基两兄弟,更是穿越前,曼图洛夫所敬重的对象。

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是苏联经济学家,他有学识,有能力,富有工作经验,是苏联第一副总理的不二人选。

他的哥哥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也是经济学家,曾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他积极教导、宣传“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鼓励学生阅读、研究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和理论,培育了不少人才。

但这么优秀的两兄弟,在历史上,还是没有逃过被除掉的厄运,最终在1950年1月,双双被杀。

曼图洛夫虽然很钦佩列宁格勒派的人,但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利益,还有自己,以及老婆的人身安全,放弃了投靠列宁格勒派的打算。

既然两派都不打算投靠,曼图洛夫不得不采取中立的立场,但是和任何一方的人有来往,或是和这一方的关系太过冷淡,就很容易会被另外一方怀疑是对方的人。

当然,不和任何一方的人有所来往,这是最理想的,也是不会引起另一方怀疑的。但两边的人,各自都把持着不同的重要职位,曼图洛夫在工作上不可能不和两派的人打交道。

这样的话,就很难做到在政治斗争里左右逢源,要让两派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威胁,其实也是一门艺术。

这门艺术,对于初进官场的曼图洛夫来说,还需要不


状态提示:154 中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