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帝在勤政阁内,喝了两碗浓浓的参汤后,就半躺在坐榻上,让大臣们拟定南边粮草的章程。
楚昭恒先前已经带人核实了各地粮库账册,元帝觉得楚昭恒所拟定的运粮之策可行。
在派人增援玉阳关一事上,却是几位大臣各有各的看法。
往年玉阳关告急,都会派周伯坚增援。颜明德和周伯坚是多年的老交情,两人合得来,增援合兵后协调也方便。
现在周伯坚镇守兖州,不能离开。
其他地方的将领,还有何人既能服众、又能与颜家父子相处得来呢?
一个下午议事,这事还是悬而未决。
元帝让几人拟了几个候选人选。
第二日早朝之上,这几个人选一说出来,支持者不一,太子一派和三皇子一派相持不下。
元帝看楚昭业面色淡然地看着两派相争,这个儿子,是打算让自己看看他的实力?
“业儿,你觉得何人可为帅?”
“父皇,儿臣觉得,这几人都有好的地方,但也有不妥之处。”楚昭业缓缓开口,说了一句不偏不倚的废话。
元帝眼中的冷意,他当然看到了,但是,此时若还不争,要等什么时候?
“父皇,儿臣想,不如让儿臣带兵去增援玉阳关吧。听说北燕国主御驾亲征,我们大楚皇室,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儿臣愿为国出征,请父皇成全。”他的话,说得大义凛然。
三皇子一派的人听到楚昭业要亲自带兵,都有些愕然,但很快,就有反应快的,附和起来,“圣上,三殿下大义为国,实在是当世楷模啊。”
“圣上,臣觉得三殿下如此大义,应该成全。”
随着接二连三的称赞,太子一派有些憋闷,若不是太子被禁足,难道太子不会自请带兵吗?真是被人捡了个大便宜。
元帝听了楚昭业的理由,有些为难。北燕国主带着太子出征,士气大涨。大楚若不想弱了声势,其实自己御驾亲征是最好的。
但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还能撑几日?只怕没到玉阳关就死在半路上了。而楚昭恒呢?他自小未习武,根本无法带兵。
楚昭业自小习文练武,还曾跟着林文裕等人学过兵法,与武将也多有交往。若不是其心叵测,他代表大楚皇室,带兵增援玉阳关,对士气的确大有鼓舞。
自己原本对楚昭业也是有几分满意的。但是昨日醒来后,看了康保的所谓血书,不禁心寒了。
若是楚昭业是太子,只怕自己昏迷这些时候,早就在昏迷中驾崩了。
元帝正在为难时,守候在金銮殿外的太监,跑进来禀告道,“启禀圣上,外面,颜……哦不,三品抚远将军颜宁,在外觐见。”
那太监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大臣们听到“三品抚远将军颜宁”这个名头时,各自都呆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这是颜明德的女儿颜宁。
楚昭业听到颜宁要求觐见时,倒是一下就猜到她为何而来了。
颜家父子都在玉阳关,她怎么放心让别人带兵去增援?就看她如何说服这满朝文武,让她一个才及笄的姑娘带兵了。
元帝也是愣了一下,“正在议事,她为何而来?”
“圣上,颜姑娘,哦不,颜将军说,她食君之禄,特来为圣上分忧。”
那太监叫惯了颜姑娘,现在,颜宁告诉他,在大殿上,必须称呼自己为“颜将军”,他觉得自己舌头直打圈,往日挺伶俐的口齿,今日老说错。
元帝听了,也知道颜宁是为何而来了,他倒也想听听颜宁有什么主意,“传!”
颜宁很快,就走进大殿。她一身三品武将朝服,未戴钗环,一身肃穆。
这套朝服,还是当初元帝让人给她特制的。
走进大殿中央,颜宁跪地三叩九拜,“臣颜宁,拜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颜宁,这可是早朝,你要怎么为朕分忧?”
“臣听说北援将领迟迟未定,特来自荐,臣愿带兵赶赴玉阳关解围。”
“胡闹!朝廷大事,岂容你一个女子胡说!”颜宁刚说了一句,有老臣已经叫起来。
“你一个女子,当满朝将军们,带兵都不如你吗?”济安伯也训斥了一句。
颜宁立时抬头,看着济安伯,“济安伯若是不服气,可以和我比试比试。”
济安伯听了这话,却泄气了。
楚昭业暗自摇头,济安伯这是上赶着让颜宁打脸啊。
济安伯不说话了,颜宁却不依不饶了,“济安伯,既然您觉得我不可带兵,是觉得我兵法不熟,还是武艺低微啊?”
杨宏文此时也在朝班中,他前几日,不知为何拉肚子,已经在家养了好几日了。今日其实也没好全,但还是撑着来上朝了。
他听颜宁说完,楚昭业想张口,抢先说道,“圣上,臣要参济安伯刘唤狂妄自大、藐视朝廷命官,参颜宁御前失仪擅自回话。”
颜宁刚才参拜后,元帝还未叫起,她就起来跟济安伯呛声了。这个往严重了说就是藐视圣驾。
郑思齐做为老儒,对颜宁女子上朝议政,心里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他还没老糊涂,当然知道颜宁是太子一派的,所以,他听了杨宏文的参奏,立即求情道,“启禀圣上,臣觉得颜宁只是初次上朝才失了仪度,圣上仁心能容,且容他一次。”
元帝当日也不会此时治罪,济安伯和颜宁两个一起恕了。
济安伯被颜宁这一挤兑,倒是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