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看到黄权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布衣,此人看上去倒是十分精神,眉宇间也带着一股英气。
“属下拜见主公,这一位是益州的寒门士子王泰,字安石,属下无意中结识了此人,随意聊了一些,才知道王泰乃是满腹经纶之辈,若是主公能善加用之,必然是主公的一大助力。”
自然,这个便是爆表出世的王安石,他想去见刘璋,可是一直没有门路,直到他去了黄权府上。
“哦,是这样啊!王泰,我且问你,你都会些什么,敢称为满腹经纶之徒?不过我丑化先说在前头,我是要实际的东西,不要说一些空口白话。”
刘璋对于所谓的治国之事,并不感冒,他是觉得,他现在的治下已经很好了,国泰民安,只是有个不老实的张鲁在闹事。
“主公,草民所献之策乃是富国强国之策,而不是空口白话。若是能以此治理治下,必将使益州天府之国国富民强,无人再敢觊觎,甚至再过几年,就能进军中原,成王霸之业,也未可知。”
王安石微微一笑,十分自信地说了出来,这让刘璋立即有了兴趣,“你是说只要按照你的治国之道,便能让国富民强,以后没人再敢挑衅我益州了?”
刘璋对于进军中原,成王霸之业也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知道自己可没有什么大本事,能守住刘焉留下来的益州他就知足了。
王安石次欧诺个背后的行囊之中拿出了几卷竹简,交给了黄权,黄权递上去,呈给了刘璋。
刘璋打开一看,这几卷分别写着“青苗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等,刘璋打开了青苗法,看了一看,不由得哈哈一笑道:“王泰,你的意思是要我变法?”
王安石点了点投,朗声应道:“正是如此!主公岂不闻楚国因吴起变法而威震诸侯,秦孝公因商鞅变法而一统六国;这些都足以让主公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之?”
刘璋连连点头,高声称道:“好,好!变法好,变法好玩!这益州没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就让你来变个戏法给大家看看,也是不错的。”
王安石听闻,顿时脸色一阵难看,而黄权更是摇了摇头,上前一步说道:“主公!变法之事不可儿戏,稍有不慎,必然会闹出乱子,情主公谨慎对待!”
“公衡,这人可是你介绍来的,你现在怎么又反对了?这是何意啊?”
刘璋一不小心又被黄权说了几句,他顿时脸色一沉,没好气地回道。
“主公,王泰之法,或许可行,但是必然会有很大的阻力;若是按照主公的说法,这只是一个戏法,那如何能够成事?”
黄权苦口婆心地继续劝道,刘璋好像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呵呵一笑道:“那好!王泰,现在就封你为典农从事,你就去弄你的变法吧,若是一年之内,我看不到效果,定然拿你是问!”
王安石一听,顿时大喜,连忙称谢道:“泰一定会全力以赴,助主公早日成就霸业!”
刘璋挥了挥手,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王从事,你先下去吧,我和公衡还有话说。”
王安石拱手躬身缓缓退了出去,剩下黄权看着刘璋道:“不知主公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刘璋嘿嘿一笑道:“公衡啊,你看,你举荐的人我也用了,那不知我现在是否能将吕方再调回来听命呢?”
听到刘璋再次想用吕方,黄权不由得笑了一声,“主公想用谁便用谁,何须和权商议?”
刘璋摇了摇头,“非也非也!通过这件事我算是明白了,主公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啊!我要是说用吕方,恐怕手下那群人又要各种谏言,我只想到时候公衡能帮我一下就可以了。”
黄权点了点头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说明主公还是能纳进去忠言,只要主公不要让吕方当大任,留在身边做一个护卫统领也是可以的。”
刘璋此时连连点头,此时他已经征得了庞义和黄权两人为吕方说情,所以吕方回来便是稳妥了,看着黄权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神色,他终于问了一下正经事,“公衡是否看过王泰的这些变法内容了?”
黄权嗯了一声,继而说道:“只不过此法是好是坏,属下不敢断言,若是有什么不妥,就暂且停了便可,但是王泰此人还是可以重用。”
“我还没仔细看,你先给我介绍一下,这青苗法是何意?”
黄权看刘璋此时如此积极对待政事,心中十分高兴,连忙说道:“王从事所谓青苗法,便是在百姓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由官府将粮食种子等贷给百姓,等到秋收之后,再交一部分利息,这样既能免除百姓被民间高利贷压榨,影响生产;同时还能让主公得到额外的收入,一举两得,确实是妙!”
黄权的解释通俗易懂,刘璋瞬时就明白了,他脸上满是喜悦地感叹道:“这王泰确实是个人才!这个方法好,太好了!”
而王安石得到了刘璋的准许,心中激情澎湃,一个声音在他的心地呐喊着:我一定要变法成功,我一定会青史留名!
汉中,天师府。
张鲁自从让钟馗打了一个大胜仗之后,后来和刘璋屡次交手,各有胜败,陈玉成的能力确实不错,张鲁急切之间根本无法扩大战果,直到前段时间,他发现了丁彦平,便开始被他的能力所折服。虽然阎圃极力劝阻,但是知道了丁彦平的本事,张鲁的内心又开始活动起来。
“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