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张献忠进入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为了北上sx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1647年,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亡,时年仅四十岁。
徐以显是张献忠的左军师,很受张献忠器重。其政治野心很大,一心想要辅佐张献忠得天下,时常也以诸葛亮自比。
听张献忠问大悟山的典故,徐以显卖弄的说道:“据《黄州府志》记载,洪武年间,有一得道和尚名“丧吾”,云游至此,见群峰屹立,烟雾飘渺,天地灵气,聚于此地,便向山主张天成讨要一袈裟之地。张天成认为一袈裟能盖多大地盘,便满口应承。孰料,丧吾和尚袈裟一甩,竟罩住了金顶和周围的几座山头。张天成后悔不已,但知其为得道高僧,也只好作罢。丧吾得此宝地后,首先在金顶东边的山洼修一口水井,同时招收弟子、请来工匠,修建庙宇。建寺所用木料均由所修水井中取出,寺庙即将建成时,木工说:“杉料够用了。”井中便不再向上生木料了,寺庙建成后,方圆数百里的信徒纷纷前来,人们改称“少华山”为“大悟山”。这就是大悟山名称的来历。”说完,他得意的看了一眼右军师潘独鳌。
潘独鳌是hb省应城潘家集的一名秀才,也是一位地主武装的头领。
有一年,张献忠率农民军攻掠应城,潘独鳌委身投靠,屠城而去。在张献忠帐下,为争宠,潘独鳌和徐以显时常在暗地里勾心斗角。
“原来大悟山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张献忠捋着黄胡须说道。
看着徐以显得意的样子,潘独鳌淡淡说道:“大帅,这是欺骗普通百姓的,只有傻子才相信,其实大悟山的名字另有来历,起码还有另外两种说法。”
“一座山的名字居然有三个来历,潘军师说来听听。”张献忠饶有兴致的说道。
看张献忠高兴的样子,潘独鳌瞟了徐以显一眼,得意的对他挤了挤眼,这才说道:“据史料及佛经《禅门日诵》记载,明朝1393年间,进士出身、曾任布政使、按察使、通政使的李道元,因“蓝玉”案,其党一万五千人被诛,李逃往少华山出家,自起法号“丧吾”。丧吾和尚在少华山清心崖静心修持而悟道,遂将少华山改名为大悟山,大悟山一时成为佛教圣地。自此,大悟山的名称便沿袭至今。”
“这是一个说法,那么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呢?”孙可望兴致勃勃的问道。
孙可望是张献忠四大义子之首。出生年不详,卒于1660年,sx米脂人。于1630年跟随张献忠起兵,为人勇敢,能识文断字,颇得张献忠赏识,被收为义子。张献忠的四个义子中,能耐最大的就是孙可望,文武双全。绰号“一堵墙”。
张献忠战死凤鸣山以后,孙可望和李定国遵循张献忠联明抗清的遗志,率军南下,加入到南明永历帝的阵营。
不过,孙可望被永历帝封为秦王后,逐渐摆起了皇帝的架子。随着权势的变化,孙与李的矛盾也日益激化,终于引发内讧。1658年,战败的孙可望投降清朝,不久便遭到了“兔死狗烹”地待遇,不但爵位被收回,连他的死因也颇为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