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赤色黎明>第60章 大肚子山民

这可以说是自治区建立后第一次开会,和以前慢条斯理不同,节奏非常的快。

各种数据不断出现,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配和安排,就算是陈瑀和袁涣也曾经当过官,却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的会议。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开会效率很高,关键是最终给出来的决定也会相对合理许多。

用白话文开会其实没什么,主要是这个时代文字载体不行,所以奏折才以文言文的形势出现,这样可以用最少的字来说明更多的事情,和个人文采其实没太多的关系。

至于平时朝堂对答,自然是用白话文。否则皇帝都要理解半天才能回答,那一天下来也处理不了几件事。

对数据的使用却是跨时代级的,这玩意大汉朝廷若是也用的话,那么下面的郡县只怕也做不得假了。要知道以前那些郡县在这方面含糊其辞的情况,可是不少!

比如说,某个地方造反,就上报造反,多少人造反,不清楚,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换做是现在,那么就要说明大概有多少万人,主要构成是什么,用什么武器,是否有战马等。

后者显然更加一目了然,也更容易安排士卒进剿。只是到头来,麻烦的自然是事发地点的郡县官员,这下子想要偷懒却是不行了!

李煜或许不知道,随便开次会,结果会让引起袁涣和陈瑀的注意,两人背后代表的皇帝和世家,显然最后会向上汇报,到时候肯定皇帝会对这个开会方式很感兴趣,因为没有人再能那含糊不清的东西来忽悠他,这对他了解地方情况会变得更有利。

但世家显然会不喜欢这种方式,一则需要繁杂的工作来收集资料,二则也没办法继续忽悠汉帝。下面的官员也不会喜欢这种数据流,收集起来太辛苦,而且还要每年更新。这让那些原本就打算混日子的官员,以后还怎么优哉游哉?

反正这些事情也不是李煜需要头痛的,就算他知道也不会去管那么多。

与此同时,与会者也差不多明白,李煜为什么需要一个秘书。不是为了满足什么私密的爱好,而是在这种庞大的数据流中,需要有人替他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这种繁杂且琐碎的工作,显然女性来做更为妥当。反正只是县吏不是官员,几人也就默认了。

只可惜据说只有县令级别才能配秘书,好在按照惯例可以配上一两个县吏来处理这种事情,否则的话别说是陈瑀和袁涣,就算是欧阳行和陈韬只怕都要头痛。

首先是人手问题,李煜直接就在启越镇提出公文,表示要招募一批县吏。虽然不是官员但能够进政府里面工作,对百姓来说也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公文发布之后,就有不少有自信的镇民前来应征,大家都是熟门熟路,当然无可避免走了点后门。最后李煜无奈,只能进行了最原始的公务员考试,三门考试,基本数学,基本文书和实务考核。

当时报名的人有五千多人,但实际上合格的只有三十人不到,分配下去每个镇不过八人左右,倒也算是够用了。其中以潘方和彭章两人文采出色,已经具有小学四年级数学水平,且对实务工作能力也非常出色,故委任潘方为启越镇主簿,彭章为黔县主簿。

陵阳镇主簿暂时空悬,另外还需要招募仓曹、贼曹、金曹、田曹、户曹、水曹、比曹、兵曹和功曹。和吏员不同,是真正的官员编制,一旦被选上那基本上相当于已经进入仕途。

被选上的潘方和彭章自然是高兴不已,毕竟原本他们都只是斗升小民,甚至民都算不上,只是没有户籍的山民,一朝升天直接得到官位,那基本上祖上积德了。

其实还有一个人引起了李煜的重视,那就是潘方的儿子潘临,今年九岁,去年才开始接受启蒙。本身和祖郎玩得很开,也是一个喜欢舞刀弄枪的存在,关键如今也不抗拒读书,或者对读书还蛮感兴趣的。

李煜根据资料,记得在二十几年后,在会稽那里有一伙盘踞的山越部队和孙吴作对。孙权多次派遣官员征讨都失败了,之后派了陆逊才得以平定,为首的贼渠便是潘临。而陆逊当时使用的手段其实也没有太高明,不过是以夷制夷,招募山越来对付山越罢了。

李煜真的很希望,这个潘临就是那个潘临,如此他就又有了一个山地战的名将!

说真的,他在选拔出了潘方和彭章之后,才发现原来汉朝的县级官员居然那么多。本来还以为就是县令、县丞和县尉便是,最多加个主簿什么的。

后来才稍微了解到,的确一个县的话,只需要县令、县丞、县尉、主簿、廷掾、主记室、少府、门下贼曹、门下议曹,下面还有各种县佐和县吏。大县的话还会设置县长辅助县令处理日常政务。

但问题是这里是自治区,职权而言相当于一个郡甚至一个州,那么就需要全套的人手班子。李煜倒是想要改革,比如改成后世那种各部门,但很显然这似乎也是僭越。毕竟祖上订下来的政治体系,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没有皇帝批准,他私自改变其实就是造反。

索性目前治理范围还算小,所以只需要简单几套班子也凑合着可以用了。后续人手再陆续招募,终归是宁缺毋滥。说真的,袁涣他们对潘方和彭章两个山民,进入县衙里面担任曹官其实也是有那么点意见的。

不过李煜的借口很正当,若是不给山民那么点好处,别人怎么能服气。别忘


状态提示: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