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小小部落>第七节:吭爹的锅巴

苏文明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的战场,心中感慨万分,生命在火炮下是如此的脆弱,这是对还是错,沃立德团长一支眼放光,将明看着旗帜上的黑色飞鹰那么雄伟,心中那点感慨消失的干干净净,保护黑龙江部落安定生活对抗沙俄,重建大明重建中华是始终是要流血牺牲的,是要经历残酷的现实,最后将旧的秩序砸个粉碎,建立新的秩序,建立一个富饶强大、尊重生命的中华强国!想到此处苏文明胸中燃起来对此理想的渴望!挥舞的飞鹰旗帜怒吼:“完胜!完胜!完胜!”

黑水县城内外一片胜利欢呼声响透天空,一浪高一浪,久久不息,飞鹰联盟的旗帜威风凛凛飘遍每个角落,百姓们跑上城墙围着苏文明欢呼,一个老者上前紧紧抓住苏文明的手激动流泪的说道:“大首领!我们赢了!我们赢了!雪恨之仇不言谢!”说着向双膝跪地向苏文明磕头便拜,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向苏文明磕头,苏文明大惊失色,连忙拉起老者:“使不得!使不得啊老爷子!折杀我也!”拉起了老爷子又拉起了身边下跪的百姓说道:“大家伙快快请起!飞鹰联盟不行跪礼,这次的完胜是依靠大家紧密团结,有敢死博命的精神,并非我杜拉尔.博穆博果尔一人之功!对于打清兵我们只是赢一场而已,以后我们的路还很长要走,希望飞鹰联盟继续保持如此的战斗力,我们一起创造更辉煌的胜利!我现在宣布,飞鹰联盟庆祝三天!”“好!庆祝三天!”苏文明压了压又说道:“我现在命令,打扫战场,掩埋尸体,加固定城防,探马继续警戒,以防清兵反扑,休兵整顿。”“得令!”

黑水县城外,战后又是一片忙碌身影,来来回回,飞鹰战士和百姓一道清理战场,抬尸体的抬尸体,撒石灰的撒石灰,勒勒车上清兵尸体堆积如山,一车一车的向后山拉去,后山挖了好大一个坑,大首领说了,要尊重死者,好生安葬。平整城外土地,又将石雷埋入地下,布置连环石雷阵,密度更大,范围更广,杀伤力更强。

苏文明对明朝百姓自主开发火药的创造能力和精神深深感到震撼,苏文明绝对没有对连环石雷阵进行任何技术性指导,他没空啊,也没想到威力如此之大,当时想着多杀伤清兵而已。

这是大明百姓自发的研究武器,相比后世大清朝,文明感到嗤之以鼻,大明朝虽然腐败居多,官场混乱,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一直以来,大明朝没有扼杀百姓的进步精神,坦然接受对新事物发展,无论是经济、农业、火器、文化、海防都是朝前进步,而且海运发展蓬勃,与世界的交流并没有停止,一直和世界同步,并没有因为国力衰退而拒绝与世界交流。

而清朝统治中原后,从那一方面都是以满族为贵,享受荣华富贵,惧怕百姓的创造能力,千方百计扼杀百姓的进步思想,要把百姓变成愚民,从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扼杀一切进步因素,安于现状,封闭锁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二百年来与世界的发展格格不入,步步落后,将中华民族变成半原始的野蛮人,将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清朝对火药的发展永远停留在原始状态,还愚昧打击火器人才,清初戴梓就是一位杰出的火器人才,制造了“连珠火铳”和“子母炮”,相当于自动的机关枪马克沁和威力威猛的火炮弹,结果让康熙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流放辽东至死。

清朝的每个皇帝都对火器的研究是嗤之以鼻的,强烈认为是奇淫巧计,骑射才是满族之根本,就连外国国家使者送来的先进的火枪火炮都能锁仓库里而不研发,急的外国有良心的使者一次一次的提醒苦劝清朝皇帝,火器是世界发展的方向,可不能落后啊,结果是都遭到皇帝们的嘲笑与拒绝,都自以为是,大清乃万邦来贺之国何来惧之,可笑之极,直到近代清朝的四万以为荣的八旗兵竟然被四千人八国联军用火器打的落荒而逃,才深感火器的重要性,才开始发展火器,却无法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

经过黑水县城战役的胜利,黑龙江都沸腾了!各部落首领纷纷打马来贺,带着好酒好肉前来慰问,一个比一个激动啊,五万清兵被炮火**,只有极少数逃跑,可惜的是清兵统帅多尔衮溜了,而飞鹰战士无一人伤亡!绝对的胜利!苏文明的指挥所里酒杯来往,人头挤挤,大家都很放松,准备了将近大半年也紧张了大半年,集中了整个黑龙江人力物财力才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这是与各部落首领屯民的紧密团结一心为公是分不开的,苏文明一直很万幸,万幸部落的魅力,一声招呼全都有,听三个秀才说过了,在中原要组织大明百姓组成像样的军队抵抗清兵,没钱万万不行的,就算说是为国家而战那也不行,拒打欠条,一分钱一分货,人员要钱,不能白干,一天算工钱,还管饭,废话没饭吃当个鸟的兵啊,好铁不当钉,好男不当兵没听过吗,战死了算多少钱,埋葬费出多少,受伤了也得找郎中看,什么?没钱,那不行,虽说兵荒马乱的命不值钱,但也不能什么都没有啊,看在同乡一场才跟你干的,没钱像什么话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得好呀,国家的事有皇帝管着呢你一个秀才瞎起什么哄啊,说有钱没,还有刀子啊弓箭啊之类的这都要钱,我和铁匠铺的老板熟,让他给你打八折怎么样,都是看在同乡的分上啊,彻底晕菜了,终于钱凑上了,兵


状态提示:第七节:吭爹的锅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