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元末称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张士诚
德安要大的多的多的大事情。

而闹出这件大事的主人公,便也就是我们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张士诚了。

和陈友谅、朱元璋还有很多奇迹般在元末时期崛起的军阀枭雄一样,张士诚的出身也极为贫贱穷苦。出生在兴化白驹场的他,因为父母的关系,从出生的那天开始,他便就正式的成为了一名为朝廷煮盐为生的盐丁。

‘盐丁’,这个职业最早的时候出现在唐之后的五代时期。

那个时候,割据一地的军阀政权为了从盐业上获得足够的利润,进而争霸天下。便强迫失去土地的百姓(也就是盲流)和犯了罪的囚犯,去盐场劳作,使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夜不休火煎卤!’。

所以单从这一点上咱们也便能看的出,盐丁在古代乃是一个极为低贱的职业。

因而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平民百姓们宁肯把自己变卖为大户人家的奴仆,也绝对不愿意去盐场当一名盐丁的。

故而到了后来,为了保证朝廷又足够的盐业收入,朝廷干脆也就大手一挥,将几十万在盐场劳作的百姓,编为了盐丁籍。好使这些百姓子子孙孙、祖祖辈辈、永永远远的为朝廷煮盐。

所以自那以后,每当朝廷势弱、或天下出现动乱。子子孙孙都要受朝廷奴役的盐丁自然也免不了愤然反抗。

而在这之中,把这件事做的最好,也最出名的,便也就是元末时期的张士诚了。

和其他区区多多的盐丁家庭一样,没有土地和其他的收入来源,只能靠为朝廷煮盐来生活的张家极其贫困。尤其是自他之后,他的母亲又接连生下了三个弟弟的时候,没来就没有多少存粮的张家,自然也是贫困到了极点。

有道是‘半大小子,吃穷劳资’。养活他们兄弟四个,对他们的父母来讲显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三个兄弟得以平安长大,年仅十岁的张士诚便就开始跟着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

故而对于张士诚来讲,童年其实也真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夜不休火煎卤!’。

但古往今来封建王朝的官僚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德行你们也都知道。对于这群家伙来讲,如果可以从治下的老百姓身上榨出一斤油来,这群家伙是绝对不舍得只榨取八两的。

因而,即便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夜不休火煎卤!’但张家却也依旧是贫困无比。

所以也因为这个原因,生育了张士诚他们四个兄弟的母亲,早早的便也就因为过度操劳、营养不良而去世。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母亲的去世使得他的家庭变得更加雪上加霜的同时,生活和养家糊口的重担,自然也就是更多的积压在了他的父亲身上。

因而自他母亲去世之后不久,他的父亲,那个除了一个姓氏之外,连一个像样名字都没有的男人,便也就是百病缠身。

但即便是这样,朝廷上对于他们家该收的税款却依旧不会少一点,而他最小的那两个兄弟,也依旧没有能力养活自己。

所以为了活下去,年仅十岁便跟着乡亲们一起在官盐船上“操舟运盐“张士诚,便也不由下定决心,冒着生命的危险,走上了贩卖私盐的道路。毕竟身为盐丁没有土地、还大字不识一个的他,想要赚钱养家,除了贩卖私盐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

在古代贩卖私盐,罪名其实是比现在贩毒的罪名都要大的。

尤其是以盐丁的身份贩卖私盐,那更是罪上加罪,基本逮到就是一个死。

所以在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张士诚本人的性格自然也是大变样。为了能活下来,原本还有一颗纯朴之心盐丁的张士诚,也彻彻底底的转变成为了一个狠辣果决的私盐贩子。

不过即便是这样,出身只不过是一个盐丁,就算是往上查八代也没有一点点背景的张士诚,在私盐贩子中,也依旧处在底层。

甚至就连一个和官差捕快差不多的小小盐警,就可以以此为要挟,肆意的盘剥张士诚他们。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即便冒着杀头的风险成为了一名私盐贩子,但张士诚的生活过的也依旧不怎么样,社会地位也依旧很低下。

贩卖私盐得到的利润,八成都被和官府有关系的大头目还有盐警们瓜分了。而张士诚他们虽然冒了最大的风险、出了最多的力气,但他们所能得到的回报,也就仅仅比他们当盐丁煮盐的时候好些而已。

不过毕竟是一个少年,也或许是受了他去世的母亲或父亲的影响。张士诚不但讲义气,更只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所以对于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乡亲,张士诚却向来都是不吝啬仗义疏财的。即便是自己穷的揭不开锅,可只要是被他视为朋友或对他们有一丁点恩情的人求上门来,张士诚必然也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

因而一来二去之下,没过多久,在这白驹场上,张士诚便也就成为了一号人物。张家大郎负气任侠、有求必应的名声,在底层百姓间便也是越叫越响。

不过即便是这样,那个时候的他社会地位也依旧很低下。如果不是因为让他赶上了元蒙起义这场东风,估计张士诚这辈子也就是那样了。

但没办法,谁让他偏偏就生在了这个时代。

徐寿辉的称帝、芝麻李的起义、方国珍的招安、彭大赵均用等人的称王。当类似于这样的消息接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张士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