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谋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成功在即? 9/10

第九更了,各位老爷赏个订阅吧,呜呜~

对于沈一贯来说,浙党并非是他一个人的浙党,他既是浙党的领袖,却也同时身在浙党之中,享受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受其制约,他很清楚的是,一旦他背离浙党的话,那么他的下场只会惨之又惨。㈧『㈠『中文『网

而浙党一直以来的政治立场都是支持皇长子上位,到时候挟拥立之功,便可以一举打败齐楚两党,成为朝堂当中真正的巨无霸,而且拥立皇长子,是从前前任辅王家屏开始,就提出来的,一经提出,就受到无数朝臣的声援,礼法,就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浙党正是基于此,才决定全力推动皇长子晋储,因为如此一来,自己既可以得到拥立大功,又不虞被政敌因此而拿捏到把柄,需要得罪的,只是皇帝而已。

而事实证明,一旦形成党派,皇帝对于文官的威慑力就不够了!

毫不客气的说,皇帝这些年退居后宫,看似是赌气之举,但是也不乏因为朝中党争严重,难以完全掌控的因素。

落到沈一贯的身上,浙党不是他一个人的浙党,不是他说怎样就怎样的,拥立皇长子的政治立场不会动摇,毕竟浙党已经在其中投入了无数的力量,而且这个政治目标也渗透进了每一个浙党人的心中,就算沈一贯想要改,也不可能了。

所以这一次他的行为可谓冒险的很,联合郑承恩算计张位,的确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如今的内阁当中,除了自己,就剩下张位和王锡爵,王锡爵是皇帝的心腹,想要对付他的话,看看孙鑨的下场好了!

反倒是张位,根基不足,捡便宜得了个辅之位,若是能够将他扳倒的话,自己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再进一阶。

基于此,沈一贯才布置了这次行动,但是如今皇帝的问话,又是什么意思?

朱常洛的奏疏他自然是清楚的,事实上,就在皇上欲让皇下朝议之后,第二天朱常洛的奏疏就递到了内阁当中。

写的很清楚明白,拒绝!

至于,身体羸弱,难以长途奔袭,希冀能够继续在京师尽孝,更重要的是,其后更是说明,如今储本未定,自己藩王之躯,无有理由前往应天……

这番拒绝早在沈一贯的意料当中,毕竟皇帝想要将皇长子赶出京师的意图实在是太过明显,对方绝不可能坐以待毙。

而朝中近来也屡屡拿朱常洛的这封奏疏说事儿,更有大胆的御史请皇上正皇长子太子之位,太子坐镇应天府,才是礼法之合!

凭借于此,一干大臣蠢蠢欲动,似乎又想跟皇帝掰一掰腕子,着实是让朱翊钧头疼的紧……

站在沈一贯的角度,他自然是要支持皇长子留在京师的,这也是他背后的浙党的诉求,但是问题是站在沈一贯个人的角度,他想要往上爬,就要扳倒张位,而要扳倒张位,皇帝的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此刻他要是表态支持朱常洛的话,很有可能会得罪皇帝,到时候若是皇帝坚持不让张位致仕,那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若是不表态的话,回去又没法子解释。

着实是让他纠结的紧,不过皇帝问话,自是不能耽搁的太久,片刻之间,沈一贯就做出了抉择。

“回陛下,太子乃国之本也,不可擅定,皇长子尚未进学,恐难当此大任,然礼法所在,不可违之,臣以为可将殿下封国改换南直隶,一则遵藩王就藩祖制,二则以此令皇长子于应天府进学,亦名正言顺!”

相比较回去之后受到责怪,明显还是眼前的利益最重要,所以沈一贯毫不犹豫的把朱常洛给卖了。

不过说到底,沈一贯还是浙党中人,不可能将后路堵死,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不过如今储位空悬,皇长子虽为藩王,但却不同于平常藩王,臣请陛下宽宥,允殿下南直隶行走之权,准岁末朝觐,并延请南京六部教授殿下,以正长子名分,平群臣悠悠之口!”

这就是沈一贯在耍小聪明了,或者说在谈条件了。

想要给朱常洛一个去应天府的理由容易的很,给一个未就藩的藩王换个封地,不过是皇帝一道诏命的事情,虽然南直隶有些麻烦,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自成祖皇帝靖难以后,明朝对于藩王的态度大大改变,出现了无数中限制藩王权力的手段。

比如卫士不得过多少人,不得不奉诏私自出城,不得经商,不得私自进京……还有最著名的王不见王,就是说两个藩王不能相见,防止其勾结串联。

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沈一贯还是皇帝,都一直没有提起让朱常洛就藩一事,因为他们知道,朝臣根本不会同意的,单单是不能私自进京这一条,就是朝臣不可能同意的,若是真的就藩的话,不奉诏不得进京,也就是说,没有皇帝的召见,朱常洛一辈子也不能进京城。

这么一来,立国本也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但是沈一贯这么一说,就缓和了许多,先让朱常洛就藩,将他赶得远远地,遂了皇帝的心愿,再准他南直隶行走之权,可以让朱常洛自由在封地和应天府之间来回,这样可以让他在应天府当中接受六部尚书的教导,虽然比不上阁臣,但也是太子才能享有的规制,如此可以安慰朝臣,也可以堵住朱常洛的口。

至于最后一条,准岁末朝觐,就是沈一贯最后留的小心眼了,他知道,若是朱常洛远离京城的时日一久,成为太子的可能也就低了许多,如此一来,他背后的浙党绝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成功在即? 9/1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