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清变>第五十七章 又一宗大财

不过,秦川转念一想,又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这周馥和盛宣怀今天来他染厂的目的,绝不会就是他们说的前来致谢那样简单,恐怕这两人也是为了这精盐厂。办盐厂的事情,吴调卿和李经方既然知晓,难保这周馥和盛宣怀就不知道,这件事已经让吴调卿和李经方占了天大的便宜,决不能再让这周馥和盛宣怀两人从自己兜里再抢钱了。

真要如此,倒还真得先拉大旗作虎皮,让这两人知难而退。索性就把吴调卿和李经方的事情露出来。

秦川想到这,淡然对周馥说道:“谢周大人关爱,实不相瞒,中午我在利顺德见了吴调卿和中堂大人的大公子,他们是和在下商议入股盐厂的事情,他们每人入股四十万,各占半成股份,他们已经答应给鸣鸿捐个候补官职。”

一听说吴调卿和李经方已经入股盐厂,周馥和盛宣怀两人就不由一愣,对视一眼后都有些神情黯然。吴调卿倒也算不得什么,可这李经方入股,那可就不是什么小事情了,其中的关节他们两人都能想的明白,日后别的什么人再想打这盐厂的注意可就难了。

虽然盐厂的事情不能再打主意,可今天也不是白来,秦川有这么多好东西,交给洋人那就都是大把的金子银子,可他们就只能干瞅着,这让两人怎能甘心。

盛宣怀还有些不死心,思衬了一会问秦川:“鸣鸿,你方才所说,虽有道理,可也不尽然,比如你这钢笔的专利,咱们就可以生产,当然,许多设备还是要从国外购进。可如果你把这专利放在自己手里,洋人无法生产,只有咱们能生产,咱的东西比洋人的要好用,洋人怎么会不来买咱这钢笔?钢笔在咱大清虽然没有人会用,可洋人要用啊?他要用,那他就得买咱的啊?”

盛宣怀这一说,让秦川也不由眼前一亮,盛宣怀这话倒还真是提醒了他。

钢笔这东西,虽然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出现了,可这个时候钢笔的墨水都还不能自由流动,必须要压一下墨水才可以流动,写一会字后还得再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这样写起来非常不方便。直到六年前,美国人沃特曼才发明了毛细管供墨水的方法,才勉强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这种钢笔在书写时,还是要先把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依然还是很不方便。后世使用的钢笔,要再过五十多年才出现。

钢笔制造技术并不复杂,国内书写自然都是用毛笔,至少暂时不会有人使用钢笔,可洋人都要用,不来买他的钢笔那才怪呢。如果做好了,一年销售成百万上千万支甚至亿支都不成问题,这可又是一笔大买卖啊。他只是一心想着从这吃穿日日用之物上去想着怎么赚钱了,可就把这钢笔忽略了。

秦川心道:“奶奶的,老子这就是典型的灯下黑。”

秦川猛地一拍大腿:“对,盛大人此言让鸣鸿顿开茅塞,鸣鸿愚昧了。”

“就办个制笔厂,还有如果要自办,那还要在日本也要把专利申请了,否则会让日本人钻了空子。”

周馥和盛宣怀都是李鸿章推行洋务的干将,对于洋人的事情都非常清楚,他们怎会不知道这钢笔对于洋人的重要之处,更知道这钢笔的买卖会有多大。

盛宣怀和周馥对视一眼,还是盛宣怀说道:“鸣鸿,这制笔厂要办就要把规模把的大些。这样,我和周大人也入股,咱们就合办这制笔厂如何?”

秦川心道:“这盛宣怀还真会找机会,不过他的眼光倒是很准,只是这又是要从老子口袋里掏钱了。这两人的要求那是一定不能拒绝的,关键是这制笔厂自己一定要拿大头。”

秦川思谋着对盛宣怀道:“两位大人要和鸣鸿合办这制笔厂,鸣鸿自是求之不得。不过,制笔这样的专利,在国外注册的专利时限一般不会很久,大概不会超过十年,由于这制笔利润巨大,所以只是我和小威廉已经有了约定,我和他约定的出卖制笔专利费,要在五百万马克以上。”

秦川这话,就是挤兑周馥和盛宣怀,如果是十年,那一年仅专利费就有五十万马克,若是五年,那就更多,想要他们知道,和他合股经营,他的专利那是要算成钱的。

秦川接着又道:“既然要自办,要赚钱,就要抢着在专利时限内尽量多赚,也就是说咱们开始的规模就要大。”

秦川报出的专利费果真把盛宣怀和周馥都吓了一跳,盛宣怀想了想问秦川。

“鸣鸿所说的规模大是多大,所需资金又有多少?收回成本又要多长时间?”

秦川暗赞这盛宣怀,这些话都问到点子上了。

秦川一边盘算着一边道:“这钢笔虽然不复杂,可制作材料大清现在都难找,我这钢笔最难的,是制作笔尖,笔尖的金属不能太硬,必须要软一些,最好是黄金或者是铱的合金,比如这铱大清现在就没有。当然,不管用黄金和铱,都只是用笔尖尖端那么一点点,需用量到不是很大。”

“最关键的还是,在笔尖上加铱和黄金,现在洋人的钢笔上都是用铱,只是这铱矿现在很稀少,所以我想用钨、钼、铼的合金,钨、钼、铼合金的硬度也很合适用作书写,不仅能达到铱金一样的效果,造价还要比使用铱金低,这笔尖和笔囊,都是咱们的专利,也就是说,洋人在我的专利时效期内,不能制作和咱们一样的钢笔。”

“当然,据我所知,单是这钢笔,在最近这百余年里,洋人就注册了四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又一宗大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