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图清>第76章 魔王宫(上)

说了李自成,再说张献忠,10史上书好像写着他带着军队与清兵对峙,穿着的是龙袍,很显眼,清兵有人暗放冷箭就射死他了。这种说法只能说去骗鬼,张献忠造反十多年,身经百战,会不知道自己穿着包袍会很显眼?最重要的则是,他要走到与清兵多近的地方才会被清兵一箭射死,估计最多也就七八十步,也就一百一二十米左右,他会走到那么近与清兵对阵,要知那时无论清兵还是大西军,都有火炮,就算没有红夷大炮,小型佛郎机炮、虎蹲炮、抬枪却是大量配制,走这么近,一通火炮、抬枪轰击,谁能逃得掉,张献忠不是傻子,会送上去挨炮轰。

“这个,你是说他们的死还有蹊跷?”张无易问道。

高莫静点头道:“当然,否则他们怎么会死得那么巧,死得那么令人不可思义。”

“你是说,他们是被人暗算了?”张无易问道。

“不错,他们是被高手暗杀的,我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但却知道,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高手,其实力至少也在一流左右,像流传中那样的死法绝对不可能,所以,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他们是被人暗算了,而出手的只能是满清的人。”高莫静说道。

张无易点点头,如果李自成和张献忠是被满清的人暗算的,倒说得过去,不过,他又想到了南明,问道:“难道凶手不会是南明的人?”

高莫静说道:“南明的人倒是想杀了李自成和张献忠,不仅派出高手刺杀过他们,也出了重金悬赏两人的人头,不过,一直都没有成功。.l 李自成与张献忠也知道自己是南明的刺杀目标,所以一直很小心,这也是我为何说两人不能是那种死法的原因。我之所以说很有可能是满清出的手,是因为那时李自成与张献忠对南明的威力并不大,而对满清的威胁就很大了,如果两人不死,满清很有可能无法平定南方,最后会变成划江而治,但两人死了,大顺军与大西军就等于废了一半,满清南下就容易多了。所以,满清的嫌疑最大。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知道,当时能在万军中杀得了李自成与张献忠的高手并不多,但满清那一边却有几人做得到。你听说过关外魔王宫吧?”

张无易脸色一变,虎威镖局走南闯北,对天下事非常了解,而作为武林人士,对武林的事更是了解,申良就给他讲解过武林中的事,其中着重讲过关外魔王宫,那是一个令人颤悚的存在,关外魔王宫,地址在关外黑山白水间,但具体位置只有魔王宫的人和满清少数高层人物才知道。魔王宫的恐怖在于其中有大量的武林高手,他们是满清侵略中原的急先锋,要知在冷兵器时代,武功在战场上占很大的因素,一个武功强大的将领甚至可以左右一场战斗,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其手下的战斗力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代,一支军队的首领被干掉了,其军队几乎都会崩溃,明军虽然装略大量的火器,但因为火器落后和质量等原因,在大多数战场上,最后依靠的还是肉搏,而明军的肉膊能力比起满清来差得太远,这也是明军远不是清兵对手的原因。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满清的将军包括战士,其武功非常高,张无易在后世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黄台吉的盔甲重达三百斤,一般人穿上后直接就会趴下,虽然说三百斤的盔甲黄台吉穿上可能也不方便,但既然有那么重,绝对不会是摆设,至少黄台吉穿上后不会趴下,由此可见黄台吉的力量有多大,所以说,满清入关时那些清兵的战斗力很强大也是很有道理的。

纵观古代,每当外族入侵中原,必须有几个因素才能成功,一是中原先乱了,自相残杀,以至实力大减。比如三国后的五胡之乱,明末入的满清入关。二则是中原武林高手减少,这也与中原内乱有关。当然,还有一个时期例外,就那就是宋朝,元蒙能入主中原,是因为宋朝压制扬文抑武,加上燕云十六州自宋朝开国就没有收复,以至宋朝一开始就有缺陷,没有战马,再遭到辽、金两朝的打压,在武力上极弱,以至无法抵挡元蒙的入侵。实际上,每一次外族入侵,都是外族的武林高手最强盛的时候,而那时,又是中原武林因为各种原因实力大损的时候。

魔王宫一直存在,虽然那里高手辈出,但比起中原来还是差得太远,毕竟,中原人多,高手自然也多。但在六十年前,魔王宫出现一个练武奇才,他就是现在的魔王宫宫主赫霸,当时,他才二十多岁,已经是魔王宫乃至关外第一高手,他花了十年时间游历各方,吸众家之长,创立了霸天诀,其武功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开始挑战中原最负盛名的数位高手,其中死在他手下的中原成名高手包括号称中原第一高手少林寺长老至善大师,武当长老玉虚道长,洞庭湖三十六岛总舵主矛圣司徒绝,巴蜀唐门家主唐经纬,峨嵋派掌门广慧大师,江宁长风镖局枪神杨立鼎。不仅如此,中原刀神任纵横与之一战,从此消失不见,不是被杀就是败了。中原剑圣林跃水与之交过锋,过程不知道,但林跃水回云剑山庄后从此闭关修行,十年后坐化。

以上的武林高手是五十年前中原最顶级的高手,名满天下,可以说是中原武林的中流砥柱,他们不是被杀就是隐退,中原武林实力大减,加上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军兵撕杀,双方死伤无数高手,关外的高手则远远强于中原,这才


状态提示:第76章 魔王宫(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