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请叫我学霸君>第一百六十七章知行合一(下)

“夫子,先知后行看起来倒是有些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却是有些不妥之处!”

看着夫子滔滔不绝的讲着,周正不由得的想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决定打断夫子对秀娘讲课的话语。

夫子一被周正打断讲下去的话语,顿时盯着周正看去。

“老夫讲的不对,那到底是老夫读的书多还是你读的书多?”

本来讲课讲的好好的,突然被周正打断,就是夫子也是有些不太高兴,本来夫子是想借助着这个机会好好的训斥一番周正,但又从周正的目光中看出没有一丝作伪的迹象,也就是说周正的确对他的话有着不同的看法。

想到这里夫子不由得的想起此前周正所说过的一些理论,顿时有一种想听一听这一次周正又有什么高见。

“夫子,自然是您老人家读的书多。”周正没有一丝质疑夫子的意思,因为夫子讲的是大实话,的确夫子读的书本来就比自己多,这一点周正不得不承认。

但是相对而言,周正所读的书虽然少,但都是前世的圣贤之言,加上前世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周正所读的书虽然少却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不敢说是大儒宗师什么的,但拿出来装一装还是能做到的。

“不过对于,某些事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如夫子听一听我的看法如何?”

不敢反驳夫子刚刚的话语,但是却阻止不了周正对夫子此前先知后行这一言论的看法。

“那你给老夫讲讲你都有些什么看法?”

夫子不介意听一听周正对于他的话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作为学堂的老师,夫子这点容量还是有的。

“夫子认为读书是为了做什么?”周正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言论,而是先朝夫子问出一个无比简单的问题。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周正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读书自然是为了了解古往今来的那些圣贤之言,然后朝着那些圣贤所开辟的道路上走去。”

夫子毫不在意的答道,在夫子看来周正所问的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的难度,而没有任何的难度也恰恰是周正所需要的。

夫子讲完后,周正又不急不忙道:“夫子认为读书是为了成为圣贤,但是天下间这么多的读书人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大官、有的人读书却仅仅是为了光耀门楣、甚至有些人读书仅仅是为了识字而已,夫子的知与行往往不能够代表其他人的知与行!”

这是周正想提出的第一点,虽然解释的有些差强人意,但总算是将他想要表达的内容给表达了出来。

夫子有些一愣,照周正的话来说的确是怎么个意思,但是细细一想却又无法真正的反驳自己方才的言论,只能说歪打正着。

“你这番话听起来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却又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言,每个读书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这怎么能够同这知与行扯到一起?”

“夫子,所谓先知后行,难道就没有读书人在知的情况中想起行?不然的话这些读书人刚开始读书之时的目的都为何如此的不同,莫不成在他们读书之前就已然先知后行?”

周正这算是给夫子下了一个套,夫子所将的先知后行说的是只有在读书之后,才回去想下面该怎么去做,却往往忽略人心。

有些人在读书之前就已经想好读了书后该怎么去做,这种时候单纯的读书是无法改变这种人的意志,或者说是初心。

而那些做到先知后行的读书人,在周正看来不过是书呆子而已天天死读书读死书,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思想可言,等书读完之后再去行,只怕会像是一个傻子一般徒有书呆子的称呼。

讲到这里,夫子有一种周正在嘲讽他的感觉,但是将周正的话听进去之后,却又觉得周正的话不是没有一些道理。

“你的意思是说有知才会有行,但是这个同先知后行又有什么区别?”夫子对于周正的话有了那么一点了解,但却依旧不明白,周正缩提出的知行合一的道理到底在哪里,这么一个例子并不能让夫子有所动摇!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在周正看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而这一切所决定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而应该是人的心。

“夫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所以也就没有先后。而将行与之分开或者讲出一个先后是不可能的!”

周正按照脑子里面的印象,搜刮出一箩筐的话后,这才将自己所想要说的话给说出来。

“人是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而这些认识也的确可以从书中得到,但是在认识的同时不去做的话,到最后认识了许多的东西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样的一个先知后行还不如边认识边做的知行合一!”

周正也不知道自己对知行合一的解释对不对,不过总归是把夫子那先知后行的理论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七章知行合一(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