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德悟能带队后撤,吉斯庭立即指挥部队,随后追击,给伍德悟能的叛军,施加更大的压力,赶着叛军,进入了库里码山脉的山口。> 而执行阻击任务的近卫军第一师的官兵,一直都在休养生息,以逸待劳,此时士气正旺,战斗力处于巅峰状态,长官一声令下,枪炮齐鸣,构成一道杀伤力及其强大的火力网,把叛军牢牢的阻挡在阵地前方。
两相对比,叛军处于绝对劣势,士兵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脚下不稳,又哪有力气去冲锋,突遭袭击,立即被压制在山谷里,无法继续前进。
到了这时候,伍德悟能才醒悟过来,自己中计了,急忙想要撤出山谷,却已经来不及了。
吉斯庭使用围三缺一,赶羊入圈的计策,就是为了把伍德悟能赶进山谷,一举歼灭。> 按照伍德悟能心里的想法,此刻南苏丹和苏丹方向的叛军,说不定已经进入桑迪部落平原了,只要自己这里能顶住一段时间,也许那两路叛军,听见这边的枪炮声,寻踪追来,就能解自己于倒悬之苦,把自己的部队救出去。
却没想到,吉斯庭已经想到他前面去了,早就派出两个连,抢占了山谷两侧的制高点,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狠狠打击向上攀爬的叛军。
叛军又累又饿,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攀爬陡峭的山壁,完全是在长官的威逼之下,咬着牙向上爬,遇到阻击,立即就屁滚尿流的跑回来了,完全没有了白天不要命的向前冲锋的劲头。
至此,吉斯庭围三缺一,赶羊入圈的计划,已经圆满实现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全歼山谷里的叛军,取得最后胜利。
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吉斯庭命令步兵们,坚守阵地,不许出击,然后命令炮兵,火力全开,对山谷里的叛军,给予全力的打击。
山谷里面,最宽的距离也不到一百米,叛军一千多人,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根本没办法展开,更别说躲避炮火了。
近卫军第一师的一颗炮弹落下来,就能炸死好几个叛军的士兵,炸伤十几个,这样的场面,只有在十八世纪的战争里,才能见到。
在十八世纪的时候,打仗的时候,士兵都是排着方队冲锋,到了毛瑟枪的射程之内,就傻傻的站着互相射击,一颗炮弹落在队伍中间,就倒下一大片。
但是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少出现在二战以后的战场,而今天,这一幕,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近卫军第一师士兵的眼前。
叛军的重武器,已经在白天的炮战中,损失殆尽,剩下的几门迫击炮,炮弹也打光了。
没有了炮弹的迫击炮,无疑就是废铜烂铁,根本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甚至还不如一支步枪有用。
没有炮火还击,伍德悟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在山谷里到处乱窜,躲避近卫军第一师的炮火打击,被炸得血肉横飞。
看着眼前残肢断臂乱飞的场景,伍德悟能心都碎了,心中暗暗自责,自己真的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居然轻易的上了吉斯庭的当,把部队带上了死路一条。
此时的索马里叛军士兵,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彪悍,变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往日的勇敢,全部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剩下的只是惊恐和畏惧。
他们甚至连抵抗之心都提不起来了,大部分人连武器都扔了,四处寻找可以躲避炮火的掩体,希望能苟延残喘得更久一点。
有些士兵,为了争夺悬崖下一块可以隐蔽的石头,互相之间大打出手,甚至拔出腰间的匕首,互相残杀。
这样的一群士兵,已经没有了任何战斗力,完全成了羊圈里待宰的羔羊,等待着屠夫的双手,抓住他们的肢体,把他们拖上屠宰台。
伍德悟能长叹一声,拔出腰间佩戴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叛军总指挥伍德悟能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聚集在伍德悟能身边,希望总指挥能够想出对策,力挽狂澜的叛军军官们,彻底失去了希望,也加入到四处乱窜的士兵行列,整个队伍,完全变成了一团散沙。
炮击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吉斯庭见时机差不多了,命令手下的官兵们,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近卫军第一师的官兵们,早就等得不耐打烦了,对于这帮从索马里来的,要破坏他们安宁、祥和的生活的强盗,士兵们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仇恨,早就在心里把这帮强盗杀死几百回了。
吉斯庭一声令下,近卫军第一师的官兵们就像一群饥饿的狮子,冲入了羚羊群里,四处追杀乱窜的叛军。
在坦桑尼亚当兵时,吉斯庭曾经接受过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夜战训练,他接手近卫军第一师后,按照中国教官的方法,也对近卫军第一师的官兵,进行了严格的夜战训练。
此时训练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了,近卫军第十师的官兵,在黑暗中简直是如鱼得水,动作敏捷灵活,射出的子弹,准确率非常高,打得叛军的官兵,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却无论如何也躲不开近卫军第一师官兵的子弹。
近卫军第一师最后的总攻,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就接近了尾声,山谷里已经看不到还站着的索马里叛军,少数几个躺在地上的伤兵,也被近卫军的士兵,冲上去补上一枪,结果了性命。
看到战斗已经结束,吉斯庭命令所有官兵,立即集合,出发返回桑迪部落平原,稍作休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