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元末之夺明江山>第128章 ‘摸清’了吴军的虚实

到了第三天,喽啰们终于有了收获:吴军先造好船的部件,等运到长江边再组装成船。

又是半月过后,崇明岛,血鲨寨内,斜眼彪一脸狐疑地看着心腹李光头,对他禀报的吴军奇异的造船方法,表示一百个不相信。

看出了大当家的疑虑,李光头赶忙解释道:“属下不敢欺瞒大当家,这是属下亲眼看见的,寨内其他兄弟也都看见了,吴军在邵伯湖一带严密戒备,离开邵伯湖后,大队人马南下,就遮掩不住了,属下亲眼看到,那船上有帆,这么大一面……”

李光头张开双臂比划了一下,觉得还不够,干脆横向跳了几步,那模样活像一只大螃蟹,引得在场的众人笑成了一片。

“这杀才,就只会作怪!”斜眼彪飞起一脚,踹开李光头,高声吩咐道:“把船匠们找来!”

“是,大当家!”

很快有人跑去了,李光头也不再故意扮怪,详细地讲述起此行的见闻来。

“东西都是先在邵伯湖那边造好,然后用马车运到长江边,除了帆因为个头太大遮掩不住外,其他东西都盖在油布下面,看不清个数,不过,帆的数量属下倒是数了一下,属下见到的那一批,足有上百面帆。”

真相似乎已经在眼前了,可斜眼彪依然想不通,他揪着下巴上的虬髯,自言自语地道:“奇怪,邓愈既然有这种匪夷所思的本事,又何必绕这个圈子?这么大动静,又瞒不过人,通州沿海找个地方建船坞不是更省事?”

“那是因为……”李光头眼珠转了转,顺手就是一个马屁拍了上去,“那是因为通州沿海都在大当家的兵锋之下,邓愈胆子再大,又怎么敢在大当家面前造次?他敢来建船坞,咱们就去砸,就去烧!在岸上,他厉害,可到了海上,还不就是咱们血鲨盗的天下?”

“也有道理!”斜眼彪心知李光头是在奉承,但还是止不住地点头认同,毕竟,这个理由也勉强说得过去。

打败百万元军的张士诚都在邓愈手中完蛋了,要不是仗着海军的优势,他斜眼彪有几个胆子敢跟邓愈作对?

斜眼彪的底气建立在吴军没有海军的基础上,因而,斜眼彪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吴军建设海军。

说来,要不是邓愈将船坞建在内陆,围绕船坞展开的海战,恐怕早就爆发了。

现在的问题是:这所谓的先造零件,然后组装的法子到底行不行得通?如果行得通,建出来的船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只有了解到准确情报,斜眼彪才能有针对性地拟定对策。

“这种做法……”

几个满面风霜,手上结着厚厚老茧的老船匠,正眉头紧皱地互相商量着什么,老半天也没得出个结果来。

他们都是资深船匠,对斜眼彪的疑问最有发言权,一直以来,也从没让斜眼彪失望过,所以,他们迟迟给不出结论,斜眼彪也不催促,只是耐心地等着。

?“也许,也许这法子确实可行!”

好半晌,几个老船匠终于商议完,可给出的结论却让入相当失望,甚至可以说是句废话。

斜眼彪眼中厉光一闪,为首的船匠见势不妙,连忙解释道:“大当家,我们造了一辈子的船,这种造船的法子,别说见,以前就连听都没听过,要不是知道李头领的为人,我们连琢磨的功夫都省了。”

这话说的很坦诚,斜眼彪压下心中的焦虑,点头示意道:“你继续说!”

“没看见实物之前,我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造船制物的道理总是相通的,如果不是虚张声势,那吴军造的就应该是小船,快船!”

斜眼彪眼睛一亮,饶有兴趣地问道:“这话怎么说?”

为首船匠松了口气,娓娓解释道:“首先是帆,在海上行船,不比在江河中,靠的就是风力和海流,近海倒是能用排桨船,可即便是排桨船,也不可能大船挂小帆,依照李头领的说法,那些船帆纵横不过丈余,用这种帆的船,再大也大不到哪儿去!”

“果然如此!”斜眼彪在海上混了这么久,这些常识当然也是知道的,只是邓愈这个名字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由不得他不谨慎,听到资深人士也这么说,他这才放下心来。

“另外,无论怎么组装,船都必须得有龙骨,越大的船,龙骨就得越越粗壮,越结实,依照李头领的说法,吴军运送的辎重里面,没有太长太大的单个物件。”

“而且,越大的船,造起来就越慢,吴军从建立船坞到现在,也不过才两个多月,能造得出什么大船?”

“有道理,有道理!”斜眼彪等人连连点头,心中的忌惮迅速消退的同时,情绪也没有先前那么紧张。

在一众海盗们看来,海战中,小船根本没多大用,也就是虚张声势还凑合,除非偷袭,否则真要打起来,百十艘小船,也奈何不了一艘五桅战船(长约18丈,宽约6.8丈)。

斜眼彪麾下虽然没有真正的五桅战船,但能装载百人的车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却有十多艘,加上近百艘小船的护卫,对付几百艘小船,简直是手到擒来。

李光头咧开大嘴,附和道:“吴军之所以将船坞设在邵伯湖,就是怕造出来一艘,就被大当家解决一艘,完全成不了规模,那还打什么仗?大当家,吴军只有小船,而且只能在长江一带出海,咱们无需多做戒备,只要盯着长江出海口就行!”


状态提示:第128章 ‘摸清’了吴军的虚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