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红星照我去战斗>第二五八章 兵败如山倒

意外传来第九军溃败的消息,无疑令得张城消灭第五师团的计划胎死腹中,张城也是拿得起放得下之人,既然消灭第五师团的条件不成熟,自然不会硬来,很快便把部队撤回阵地。

张城之所以敢制定消灭第五师团的计划也是相信郝梦龄的人品,知道郝梦龄会率领第九军拖住第五师团,不过郝梦龄既然已经壮烈牺牲,对其他的民党将领张城根本不了解,哪里还敢不管不顾往前冲啊,万一在关键时刻被民党军阴一下下,几年过后张城的坟头就能长满杂草了。

17日下午,张城还接到了榆林军分区警备司令周卫国发来的电报,原来日军混成第11旅团在占领了呼尔浩特之后又向包头发起了进攻,却被我教导师三旅、骑兵旅迎头痛击,此役教导师一共歼敌两千,自身伤亡仅800,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胜仗了。

看到这个捷报,张城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自己领兵出征在外,老巢却差点让日军给抄了,好在张城留了一手,没有把教导师所有部队都拉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包头是张城重点打造的工业基地,西面的河套平原更是教导师的农业基地,一旦被日军攻破的话,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此时教导师放弃消灭第五师团的计划,并非畏惧第五师团的实力,而是张城不敢充分信任友军,担心他们在后面捅刀子,故此在河南村按兵不动。

第五师团夺取了南怀化主阵地后,虽然摆脱了腹背受敌的窘境,但在击溃第九军的战斗中,在郝梦龄将军的拼死阻击下,他们的伤亡也十分的惨重,其中号为“陆军之花”的第二十一旅团伤亡高达两千人,投鼠忌器下,他们害怕教导师从背后攻击他们,因此,忻口战场上竟诡异地平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张城压了一天的消灭日军一万三千人的捷报经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终于传遍了全国,对盼望抗战胜绩如久旱盼甘霖的全国军民再次沸腾了起来,教导师的名号再一次风靡全国,身为教导师师长的张城也成了全民偶像,无数人奔走打探他的消息,无数人找寻他的资料,就连榆林城也挤进了近百名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新闻记者。

虽然主角张城此时还身在忻口战场,但八路军总部为了宣扬八路军的抗日主张,想要把张城这张抗日英雄的名片打造出来,故对新闻记者大开方便之门,放出了许多张城无关痛痒的消息资料,令张城的名声如日中天,尤其是张城帅气的面容登上报纸后,打听张城婚配与否的人家更是如过江之鲫。

只是令无数少女伤心欲绝的是张城恰恰在今年年初成了婚,令得少女们无不感叹恨不相逢君未娶时。

不提这些琐碎的事,教导师保持按兵不动的态势,身为忻口战场总指挥的卫立皇并没有什么指责,相反还好言安慰了几句,因为张城又在战报上弄虚作假,把河南村战斗中的一千伤亡夸大十倍,说教导师伤亡了一万。

不过教导师虽然按兵不动,但对第五师团却保持了强大的威慑力,令得板垣征四郎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阳明堡机场被八路军摧毁,日军短时间内无法派出空军轰炸中国军队,三方投鼠忌器下,使得中日军队在忻口战场陷入了胶着。

随着日军第五师团在忻口作战中的大量消耗,使得日本华北方面军的作战计划受到极大的滞后。同时日军的后方和交通运输线又受到八路军游击战的大肆骚扰,日渐不支。

日军在忻口附近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进展甚微,于是在10月中旬派兵沿正太路向太原进攻。驻守在正太路娘子关隘口的中国守军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所部。

自10月11日开始,日军与中国守军在正太路及娘子关周围地区进行战斗。14日,中国守军在娘子关附近得到孙连仲所部的增援,立即对进犯之敌进行反,当日即毙敌数百名。

15日,又将侵入关沟之敌1500多人大部歼灭,并于次日拂晓发动全线进攻,与敌血战肉搏,痛歼敌军。

但到19日,日军援兵大量增加,并得到飞机、火炮的有力配合,中国军队虽继续奋勇战斗,终因力量悬殊,逐渐转为劣势。

10月26日,日军第二十师团攻占娘子关,与晋北的第五师团遥相呼应,对忻口的中国守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原本占据绝对主动的中国军队顿时变成被动,战局急转直下。

11月2日,第二战区司令部不得已下令忻口守军撤退,保卫太原。洒满中国将士鲜血的忻口于当日被日军占领,战事转向太原。

至此,忻口战役作为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宣告结束,中国红白两军虽然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消灭了四万多日军,可最后还是以失利告终。

但是忻口战役是全面抗战开始后民党军与工农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战区统一部署、紧密配合下取得的正面坚守与敌后机动作战的一次成功的防御战,也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作战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在忻口战役中坚守阵地长达20多天,有力阻击了日军的南进计划,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和物资装备。战斗中涌现出郝梦龄、姜玉贞等壮烈殉国的英雄将领,而且还出现了平型关大捷、原平大捷以及河南村大捷这三场伟大的胜利,破除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会战虽然失利了,但在这次战斗中,中央军、晋绥军与八路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伤亡10万


状态提示:第二五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