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70年代酒儿香>32.1.12.29

两人回家之后照样还是吃好玩好的,完全把考试丢在了身后。倒是可怜了张父张母,每天小心翼翼地,就像惊弓之鸟。不敢在他们面前提考试的事,哪怕是许玥和张敬说了没关系也不行。

高考结束后很多人都来张敬这里对答案,大家说说你的看法说说我的看法的,然后一合计,看看那个解法才是最有道理的。一下子张敬家又闹哄哄起来。

对了大半个早上,大家总算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有的人是高高兴兴的离开,有些人是面怀沮丧,内心忐忑。许玥和张敬倒是都觉得自己考得不错。

高考完了之后自然是要提到报哪所学校的,不利的一点就是第一次考试规定不对学生学生公布分数,但对考生来说也没多大差别,因为考完试没几天就要填志愿,考生们只能自己估算成绩然后选择报考哪个大学。录取与否,全靠胆量和运气。

张敬和许玥都有心报首都的,许玥是因为首都大学多,而且首都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发展的也较快。而张敬是对首都有一种特殊的情节,最后决定了,许玥上a师范,英语专业,而张敬则对经济比较感兴趣些,就报b大的管理专业。

陆嘉时和张明珠到的时候许玥和张敬都把志愿想好了,听到了他两的选择,陆嘉时赞叹:“你们选的不错嘛,我也选的首都。”

又苦笑道:“原来在家的时候老是想出来外面,等真正出来的时候才想家,这么多年了,我也想回家看看,估计以后就在那边发展了”。最后又添了句:“正好我们报的是同一所学校,到时候我也尽一下地主之谊,带你们好好逛逛”

许明珠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她正逢上好年头:“哥,要是我考上了我也想去首都,这样我们几个就又能聚在一起了”。她私下里跟陆嘉时比对过几个大学,还是觉得首都的那个最好。她要念医学,不想在以后亲人危难束手无策。

张敬道:“好,要是明珠也考上了首都,我们就一家人就在那里聚着,哈哈,一起上大学。”家里有大学生,怎么也不嫌多。

许玥也赞叹道:“那样的话就真的是再好不过了,明珠,嫂子也相信你”。

陆嘉时适时的插话:“要是今年考不上也不能哭鼻子,反正也是第一年,大不了我们几个先去那里,熟悉熟悉环境,你来了也有我们几个当你靠山”陆嘉时打了预防针,虽然他也对明珠有信心,但是对手太过来势汹汹,不免有点担心。

许明珠:“你就放心好了,我的心态好着呢,这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再说了,我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自从母亲出事之后,自己就变得坚强了许多,以前在她的世界里天塌下来了还有个高的顶着,她就负责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现在,她要自己撑着一片小天地。

许玥:“对啊,成绩还没出来呢,你们两个就着急上火的说明珠考不上,这不是看不起人嘛,是吧明珠,加油,嫂子相信你!”“谢谢嫂子”许明珠猛点头

志愿方面陆嘉时就只填了一个b大,人家就是那么有底气。许玥和张敬则是把三个志愿选项都填了,第一个首都,第二第三个都是本省的。至于明珠,她只学医学,其他的什么也不考虑,所以陆嘉时就做主让她报医科大。

这几个人真是,对自己太有信心。

至于服不服从调剂,让人有点犯难。许玥和陆嘉时都提倡不服从调剂,许玥是过来人,陆嘉时自身也有自己对时事的狠辣目光。张敬则是一切听老婆的,张明珠是陆嘉时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所以四个都选了不服从调剂。

除了志愿表之外还有政审表和体检表要填写。体检表简单,去镇上医院体检,然后由医生填写就成。政审则是调查家庭成分,77年的高考是一个国家和一代人的拐点,但仍提出了“一比三”的上线比例划线,划出合格的政审体检名单。

不乏有人分数达到了录取线但由于家庭成分被刷下来的。可以说这次高考还没有跳出“推举”这一桎梏,直到78年才真正的放开,以考试分数作为标准决定考生能否进入高校。

张敬的家庭成分很好,三代都是农民,而且父亲参过军。许玥嫁给了他,写的也是他这边的背景,可以说是没什么问题,而且两人都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志愿表寄出去了,现在就等回信的录取通知书了。

填完志愿后许玥就一直闲赋在家。好像高考过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气象,连带市场的买卖也放松了不少,张敬又是山里来城里去的倒腾东西,许玥也习以为常了,又拿了自己做的手工皂给张敬拿去寄卖,不出许玥所料,这个东西卖的极好。

原本杂货铺里的老板还是看在张敬的面子上拿了几个,毕竟许玥这个东西卖的贵,2块钱一块,而现在的香皂5毛钱就能买到了。没想到这个东西卖的这么好,这么高的价格也有人买,所以就让张敬多带几块过来。

许玥知道女人的钱本来就是最好赚的,特别是单身的职业女性,特别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虽然工资不高,但大部分的人都会省省下来,买些像样的东西捯饬自己。而那些结了婚有孩子的可就不一样,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留个孩子和丈夫,所以在自己身上花的钱就少了。

许玥这个皂给老板的上架费是五毛,每卖出一个老板就获得五毛的收益。看到香皂的热销,就自动降低收取的费用,没每卖出一个给他三毛就成,但是张敬


状态提示:32.1.12.29--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