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如白驹过隙,世事繁多如纷乱浮云。
如今,关于泠烟的一条条流言在京城之中可算是尘嚣甚上。
乃至于在这整个沧澜大陆之上,关于泠烟是当世麒麟才女的这一消息都渐渐传开来,即便是有着楚王府和李家暗中压制流言,但是因为传得人太多,范围也广,反倒是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而此时,身处大齐西南边关的齐元毅却是正在经历着一场“考验”,抑或说是……赌局。
当初齐元恒不仅没有被他安排的杀手刺杀成功,反倒是以奇策破了西楚军的计谋,立下军功,人人称颂,现今京都民众的眼中有哪里还有他这个贤王?谁不是在称颂这骁勇善战,年轻有为的太子殿下?
其实齐元毅心中还有一句颇为大逆不道的话,却不敢说出口偿。
如今在京都之中,在这天下众民的心目之中,只怕是父皇的威望都赶不及齐元恒这个太子殿下了吧?
这件事情一直是齐元毅心中的一根刺,在他继续谋划着想要再一次重创齐元恒的时候,却没想到竟是出了李淑黎和李淑媛这两个变数,也导致了他的计划再次被搁置了下来。
为了防止自己对齐元恒所做的事情暴露,齐元毅利用了李淑黎,使李淑媛毫无戒心地走入了他所设计的圈套之中。再确定了李淑媛却是知晓其中内情之后,为了避免走漏风声,他选择了一不做二不休,逼得李淑媛投湖自尽。
原以为已经是万无一失了,可以就此瞒天过海,但是他却没想到,李淑媛竟然还留了一个心眼儿,显然是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而他也确实低估了齐元恒的执着与强硬的态度。若是放在寻常时候,按照齐元恒的性子,他可不会将事情闹得这么大,不仅是请出了顺天府府尹,还请了仵作验尸,又将此时捅到了父皇面前,还要求亲自彻查。
齐元恒不得已,破坏了所有证据,还将当日接触或者见过李淑媛的下人尽数遣散出府,或者直接寻了由头处死,这下无论齐元恒和泠烟怎么查下去,那也是死无对证,只得空手而返了。
然而即便如此,齐元毅心中还是有着些许不安,现在他在京都之中时刻都要警惕着齐元恒是否会有所动作,而且还极有可能会面对着众人的质疑。
为今之计,他只能暂时离开京都,避避风头。再加上当日楚王爷入宫上朝陈述的那些事情,更是让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极好的可以让他离开京都的借口。
若是自己前往了边关,不仅能够避开众人质疑与窥探的目光,同时,若是自己能够一举拿下西戎和南疆,解决边关祸乱,那么自己可就是立下了大功一件了,到了那时候,他不仅不用担心齐元恒的名声和风头盖过自己,同时还可以在父皇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到时候李淑媛的死一事如果可以很好的瞒过去,那么其他任何事情也再不能对他构成威胁了。
一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赶路,随大军抵达大齐边关的时候,已是三日过后了。
一路之上,随时随地可见战火逼近之时人们的恐慌,颠沛流离,提心吊胆的生活,的确是让他们都感觉到不安。
然而齐元毅却只是匆匆一瞥,而后快马扬鞭,加快速度往大齐驻军所在的紫阳城去。
初到紫阳城之时,紫阳城的太守带着这边城驻军官员和几个重要的将军恭恭敬敬地出门迎接齐元毅一行人,一番举动倒是给足了齐元毅面子,齐元毅面上虽是没有表露,但是内心却是十分受用的。
一番客套,紫阳城太守终是将齐元毅等一行人迎进了府内。
先是为齐元恒安排好了住处之后,众人便也都被遣散下去休息了。
紫阳城太守李庆有几分焦头烂额地独自坐在书房之中,却听得门前一阵敲门之声。
“进来。”
李庆语气似有几分不耐烦。
门外之人应了一声推门而入,是李庆身边的管家。
只见那管家微微躬了身子,“老爷,听闻那贤王今日可是已经到了咱们紫阳城了?”
李庆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身子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之上,作休憩状浅浅阖上了眼睛。
“那我们是否要为贤王接风洗尘?设一场洗尘宴?”
管家疑惑出声,心中有些拿捏不准李庆心底的想法。
“洗尘宴?”李庆闻言,微微抬起了眼皮,看了老管家一眼,冷冷哼出这三字道。
“贤王毕竟是代表圣意带兵前来迎击西戎和南疆军队,且又比较受皇上看重,毕竟是君,我们是臣,于情于理,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所表示?”
管家有些不确定地道,毕竟李庆虽是被调往到这大齐边陲之地的紫阳城,却是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且平日里也并不稀罕与这些大臣同流合污、打交道。
可是这齐元毅身份却是始终不同于那些所谓的大臣的,若是能够让齐元毅满意了,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或许日后还能有机会得到提升,还能够提前回到京都任职,这对李庆的仕途可谓是有益无害的。
然而李庆似乎对此却并没有什么兴趣,“贤王是贤王,可是那又如何?按照道理,我们已派出人前去迎接,已算是给足了齐元毅面子,礼数也算得周全。”
“你既然也知道贤王殿下此次前来边关不过是代替皇上的之意到此前来抗击西戎南疆,以国事为重,如今边陲百姓饱受战乱侵袭,颠沛流离之苦,我们却为了迎接贤王再次大摆接风宴,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