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初唐富家翁>第十七章 村学

现在正是农闲时分,村里的闲汉多了起来,这时李家砌墙,整修房屋的消息传开了,顿时李澈又成了风云人物,虽说格局有点小,村里的风云人物,以李澈的想法,要低调。低调发大财才是王道。

乡亲们对李家的变化相当的眼热。

前两月老李家还家徒四壁,还有一个混账的娃子。没想到老李家祖坟突然冒烟,把老李家的混小子整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不但懂诗,主要的还能赚来钱财。乡亲们虽然大多不识字,但看那么多文人都来请教(李老汉说的),那肯定是好诗。

转眼看看自家的娃,一个个木头笨脑的,看着就来气。不知道老杨头家的二小子变聪明没有。

李老汉站在工地旁笑得合不拢嘴,村里的闲汉们都来搭手,这群壮汉说了不要工钱,管顿饭就成,省下不少钱财。工期也大大缩短,原本三天的活,眼看着墙就砌起来了。

李澈在干啥?一大早李老汉揪着耳朵把李澈扯醒,丢下一句话:今日就去村学读书,敢再偷耍打折了你的腿。

村学坐落在村西头一个小山包的山脚下,周围绿树围绕,还算幽静。两间破旧的木头屋子,摆上十多张桌子便是学堂。据说这间学堂还是青云书院出资建的,看这破旧的样子,估计当时也是刷刷存在感,笼络一下民心,万一出两个栋梁之才,也能傍上功劳不是。

教书先生姓杨名宣,都说先生本不姓杨,姓郭,后来拜入青云书院,以示崇敬就改了姓杨。李澈可不是傻子,这些估计是杨宣自己说的。能拜入书院还来这教书?也就是一个穷书生为谋口饭吃,骗骗百姓。

很远就听到学堂中几个孩童的嬉闹声,应该先生还没到,以先生的脾气早应是一片朗朗书声。

跨入学堂找到位子随便坐下,看着嬉笑的孩童一脸苦笑,自己前世好歹是个大学生,用的着读这种迂腐之极的破书吗?寻思着等会要不要逃课。

过了一会儿,门口光线一暗,一个肥胖的身影堵住了门口,李澈抬头一看,顿时乐了......

大壮一脸倒霉相,脸上一个巴掌印子,耷拉着脑袋一晃一晃的走进来。

看见李澈,没有神采的眼睛亮了一下,三两步走到李澈身边,一屁股坐在旁边,座椅发出一阵吱吱的呻吟声。

“李澈你来上学啦,终于不无聊啦。”大壮很高兴。

李澈笑呵呵朝他脸上看了看,说道:“你脸上怎么弄得。”

大壮脸色一变,满脸委屈:“我爹揍得。”

“为何?”

“昨日,我家添了人口,我娘给我生了个妹妹。一家人可高兴了,我也高兴,就说了句妹妹和我长得真像,我爹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顿揍。”

李澈看看大壮胖胖的大饼脸,平平的,眼睛鼻子往一块凑的样子,很想说一句:不怨。大壮他爹估摸着等闺女长大了,嫁出去收点礼钱,给大壮娶个婆姨,不能断了香火。长得像大壮,别说礼钱,嫁出去都要烧高香。

“后来又揍了我一顿,我问为啥?我爹说看着来气,想揍,你说我冤不冤啊我。”大壮表现的很悲愤,很那啥...

李澈很想安慰他,给他解释一下从遗传上讲,你生成这样是你爹给的。又怕他愣头青解释给他爹听,再挨第三顿揍。算了自己的朋友不多,还是别倒腾这条友谊的小船啦。

一炷香的功夫,先生才迈着步子走进学堂,小伙伴们马上安静的坐在属于自己的座椅上,摇头默读。

杨宣今日心情不好,没有发现今天多了一个人。坐在教案旁不说话,长吁短叹,勉强振作了一下精神,这才看到李澈。

“咦,李澈你今日居然来就学。”杨夫子很惊讶,就像鸡窝里跑出一只天鹅来。李澈只能讪讪的一笑,谁让咱名声远播。

“也好,温故知新,”杨宣语气中带着羡慕,还有一丝感慨。李澈脑袋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有点晕。

“今日我们学习新课,《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杨宣念一遍,学生跟着念一遍。

李澈终于读懂了杨宣的神情,自己又出名了,杨慎之把《三字经》录了下来,没给钱又不愿据为己有,所以署名还是李澈,但李澈宁愿要钱。李澈撇撇嘴,感到很无奈。

杨宣一直注意着李澈,心里说不上是妒忌,还是羡慕,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想自己已三十六岁,读了二十年的书,然而天赋有限,才不过半斗,学不过半车,文章倒是写了不少,却无一拿的出手。行卷投了不下几十次,如今还是未有一官半职。半生蹉跎,一无所长,只能以教书谋生,这辈子也就能这样啦。

前日章,好友推崇备至。好说歹说,才抄录了来,问起署名,才知是自己学堂学子。

没想到过去的混钝小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十岁的年纪就有如此的才华,相比自己的庸庸碌碌,心中岂止复杂二字了得。

再次叹了口气,心想此子不是自己可以教得了的,应推荐到书院才是。

下学了,村里的孩子们都欢呼着奔出学堂,像刑满释放一样满地里撒欢,一扫课堂上的昏昏欲睡。

李澈和大壮走在最后,大壮也没了课堂上的睡意,脸上带着神秘的笑意拉着李澈就走。

“作甚咧,”李澈被拉的啷啷呛呛。

“有好看的东西,快点走,晚了就没了,”大壮笑的更加神秘,那张大饼脸,被笑容挤的更加难看了。

李澈被他“好看的东西”勾起了好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村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