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一商甲天下>47,常遇春常茂父子【补昨天一更】

常遇春那可是大明王朝最富盛名的将军,早年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青少年时期,不甘心于老死田间,因而随人习练武术。家贫,无力支付学费,就以多出力干些勤杂工换取学习机会。到长大成人之后,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学武有成,精于骑射,各种兵器都能使用。

常遇春成长的年代正值元末,阶级矛盾已经激化,盗匪和起义军蜂起。常遇春因不满生活现状,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就投奔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刘聚见常遇春有勇力,就让他当什夫长,并引为心腹。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掠,入宅为盗。起初颇觉新鲜,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银两。数月之后,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并没有什么打算或远图,他就萌发出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

后来常遇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

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

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并不愁衣食,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并无大志。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因此前来投奔,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

常遇春回答:“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体魄健壮,出语忠恳,这才把他留了下来。从此,常遇春弃盗为良。

在随后的日子里,常遇春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可以说朱元璋的江山如果没有常遇春的帮助,那是很难打下来的,毕竟朱元璋当初的实力也不是多大。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攻取山西。与精锐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元将李思齐由凤翔奔临洮,力竭投降。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兵锋已抵通州。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又称鲁王城,虎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封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

脑子里历史一搜索,沈从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这历史似乎有点不对劲啊?

按照历史来看,常遇春此刻应该是离死不远了,死的时候在柳河川,也就是说常遇春此刻应该不在边关这里。

“小二哥,那个常遇春将军此刻应该不在边关吧?”想到这里,沈从连忙问小二道。

小二嘿嘿一笑:“这位爷,您到底是从中原来的,这消息就是灵通,没错,常遇春将军此刻的确不在边关。”

闻言沈从点点头压低了声音:“小二哥,你知不知道如何才能够出关啊?”

“哎呦,这位爷说这话您可要当心一点,这种事情可是不要乱说的,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有几个人想要出关,结果愣是被官兵当成了敌人,然后被凌迟处死。”小二一听沈从这话,连忙缩着脖子回答。

沈琮叹了一口气说:“唉,家父生病,急需要一味药材,而且也只有蒙古才能找到,在下正是因为此才要去大漠,在下真的不是什么非分之人。”

“如果是这样,那小的就帮帮你吧。”小二一听沈从的身份清白便连忙说道。

“这位爷,现在想要出关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和那些士兵打交道,然后乔装打扮成他们的样子就可以出关了。第二种办法就是拜访守边关的将军常茂将军,让他给您开一份文书,你就可以出关了。不过小的建议您还是尽量选择第二种办法吧,第一种办法,出关容易,但是进关就难了,而第二种办法,出关出的容易,进的也容易。”

“常茂?这位将军莫不是常遇春将军的长子吗?”常茂这个名字一进入沈从的耳朵里,沈从立刻就摸准了他的信息。

常茂是常遇春长子,此刻常茂的年龄应该和自己是差不多的,历史记载常茂骄逸幼稚,不懂事理,不听岳父约束,最终因做错事被明太祖剥夺兵权,洪武二十四年死亡。

常茂他因为父亲功劳而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他是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

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

看来常茂的性格,很像一个


状态提示:47,常遇春常茂父子【补昨天一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