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从左顺门走进去,迎面正看到了从文渊阁方向而来的胡广和杨荣。
胡广和杨荣自然是要向纪纲行礼的,因为纪纲是三品的官职,而他们不过是六品的编修,虽然如今被皇帝选中,入值内阁,甚见亲信,但是面对纪纲这个锦衣卫头子,却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至于为什么恐惧,且看这三个月以来,市中无一日不在凌迟,城中无一日不在抄家灭门,抬头看应天城的天空,都是淡淡的血色就知道了。
纪纲似乎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恐惧,邪佞地笑了一下,等到从胡广身边擦过去的时候,忽然转过头来,问道:“胡靖大人,前儿皇上刚刚给我看了一篇策文,其中有一句话,我不太明白。”
胡广冷汗涔涔,但是却没有示弱:“纪大人,下官名叫胡广,不叫胡靖。”
“哦,”纪纲挑了挑眉:“是我记错了吗?”
“大人一定是记错了。”胡广斩钉截铁道:“皇上金口玉言,唤臣名广,下官不知道胡靖是从何而来?”
杨荣此时也微微拱了拱手,道:“大人,臣初名杨子荣,皇上恩赐,改名杨荣,如今族谱家谱,全都更名,与胡大人一样。”
纪纲斜着眼睛看着他们。
胡广是建文二年廷试第一,建文帝特赐名胡靖,授翰林修撰。等到今上即位,胡广立刻请求皇帝将自己的名字改回来,因为他太知道自己这个名字的意思了。
果然纪纲就道:“听闻二位伴驾御前,都是学问高深之人,不知能否为我这只在县学里读了个诸生的粗人解惑,不知‘亲籓陆梁,人心摇动’,是什么意思?”
胡广闻言,更是脸色苍白。这一句话,乃是建文二年他在廷试中写的一句话,因为当时朝廷出的廷试题目,就是如何防燕,他写了这一句话,得了建文帝的欢喜,亲自将他擢为第一,还赐名胡靖。
胡靖,胡不靖——为什么靖难,怎么还靖难呢,这是建文对燕王的讽刺,胡广如今既然选择迎附,就知道自己这名字犯忌讳,早在入值文渊阁第一天,就叩请永乐皇帝将自己的名字改回来了。
胡广的文采相当好,平日奏对也十分流畅,但是这一次他面对纪纲的逼问,却口不能言,汗流浃背几乎站不住。
而比他小两岁的杨荣却不卑不亢道:“回大人,下官侍奉御前,见到陛下披览胡大人的策文三次,称赞他有陈琳之才,胡大人顿首谢,陛下说,你以前侍奉建文,则忠于建文;今日侍奉我,就忠于我,不必心有疑虑,曲为隐蔽。”
纪纲目视这个年轻人,从他的眼里看不出挑衅,却也看不出卑弱。
他知道在口舌上,自己是争不过这样进士出身的人才的,而且现在也并不是给他们下马威的时候,因为他们正是得用的时候——早在两个月前,永乐皇帝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入直文渊阁,并预机务。
这些人是皇帝亲自提拔上来的,虽然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但国事繁忙,这些人对皇帝的决策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而且日日侍奉御前。纪纲本人要见皇帝,还要入宫去见,要抓人抄家,还要上疏具奏,而这些人却住在文渊阁之中,有什么话,直接就能对皇帝讲。
纪纲现在不欲与他们为敌,不过也要叫这些人知道他的厉害,这一番敲打,见两人都脸色发白,心中才算满意,挥手叫他们退下了。
纪纲今日来见皇帝,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奏,他登上丹墀,请求陛见。皇帝身边的马和公公立刻出来迎他,这让纪纲心中十分得意。
“公公,”纪纲和颜悦色道:“还请公公代为通禀一声。”
马和就将他引进侧殿之中,道:“纪大人啊,陛下在前殿亲自问讯人,还劳你等候一会。”
纪纲不用问马和皇帝在审问谁,他作为锦衣卫头子,知道地一清二楚,顿时微微笑了几声,道:“陛下何必躬亲审问这些罪大恶极冥顽不化之人,此等左班奸臣,蛊惑人心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混淆视听,罪该凌迟,以警示天下心怀怨愤之人。”
马和没有说话,只是命内侍为他送上了清茶。
纪纲坐了没一会儿,忽然见到内侍又领着一个人匆匆而来。他定睛一看,不由得笑道:“陈大人,你也是来求见的吗?”
来人正是御史陈瑛,此人原是北平按察使司佥事,当年燕王还未举义之时,就与之暗通款曲,陈瑛最后被汤宗所告,贬谪去了广西,如今燕王即位,将他召回来,做了左都御史。
若是论陈瑛的本事,纪纲甚至还要自愧不如一点,一当上御史,便奏请追勠侍郎黄观、少卿廖升、修撰王叔英、纪善周是修、按察使王良、知县颜伯玮等死难之人,这些人都是死人了,陈瑛尚且不放过,何况活人呢。
至于活着的建文忠臣,除去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不说,这些人是皇帝亲自审问批捕之人,而陈瑛亲手炮制的“胡闰案”,除了抄斩全家二百一十七人之外,还牵连了刑部尚书暴昭、侯泰、大理寺丞刘瑞、给事中陈继之、礼部侍郎黄魁、右都御史茅大方、户部侍郎郭任、卢迥、御史董镛、甘霖、巨敬、丁志、宋征、黄希范、姚善等近百人,一并坐罪。
这些人家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