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第四百五十六章 万事只能一个忍字

大晋428年六月十五日的上午,在呼合萨行省米摩靼城外,大宛国军队所在营地的一座帷帐内,大宛国的统帅法瓦兹公爵沉声对车师国的统帅费达侯爵和圣火教东方教区主教奥斯说道:“看来破虏军是想在芝利丝城,与我们大宛国军队以及车师国军队进行决战了,破虏军的主力部队,一直待在了芝利丝城。”

圣火教东方教区主教奥斯叹气说道:“我们围了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这么久,破虏军主力部队一点儿增派援军的意思也没有,看来围点打援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了。”

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就是被大宛国军队和车师国军队所围困的呼合萨行省西部三城。

原来大宛国军队和车师国军队,之所以一直没有用全力对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进行攻城,也没有东进芝利丝城,与破虏军主力进行决战,就是希望能利用围困呼合萨行省西部三城,把破虏军的主力引诱过来,在大宛国军队和车师国军队所设计的战场进行决战。

车师国的统帅费达侯爵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破虏军在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布置了太多的军队,而且粮草应该也十分充足,除非我们两国军队能不计代价的进行攻城,让这三座城池的破虏军求援,不然在芝利丝城的破虏军主力,绝对不会来救援的,我觉着我们两国军队就是再围困这三座城几个月,也可能不会有什么作用。”

大宛国的统帅法瓦兹公爵随即说道:“我认为我们大宛国以及车师国的三百多万部队,不应该继续在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耽误时间了,必须尽快赶到芝利丝城,击败破虏军的主力部队。”

车师国的统帅费达侯爵皱眉说道:“法瓦兹公爵,如果我们两国军队东进芝利丝城,则需要留下大量军队,继续围困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以防这三座城池的破虏军部队,从后面夹击我们两国军队,我们两国这三百多万部队,是不可能都带去芝利丝城的。”

大宛国的统帅法瓦兹公爵扭头对圣火教东方教区主教奥斯问道:“主教阁下,根据你们圣火教所掌控的情报,破虏军在芝利丝城聚集了多少兵力?”

主教奥斯说道:“破虏军在芝利丝城聚集了大约一百五十万的部队,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不一定很准确,这个数字是我们圣火教留在芝利丝城的教徒,估算出来的,我们圣火教在破虏军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情报来源。”

顿了一下主教奥斯接着说道:“根据我们圣火教教徒在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之前传来的情报,这三座城的破虏军部队,至少都在二十万以上,如果大宛国和车师国的军队要留下一部分继续围城,每一座城池外至少得留下二十万的兵力,最好是留下三十万以上的军队,避免三座城的破虏军在决战之时出来捣乱。”

大宛国的统帅法瓦兹公爵随后与车师国的统帅费达侯爵经过磋商,决定由大宛国军队留下三个骑兵军团、三个步兵军团、三十万辅兵和三十万附属国军队,继续围困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的破虏军部队。

大宛国进入呼合萨行省其他的三个骑兵军团、八个步兵军团和二十万辅兵,则与车师国军队的十个军团和三十万附属国军队,一起赶赴芝利丝城,与破虏军的主力部队展开决战。

听到有三个大宛国的骑兵军团不会去芝利丝城参加与破虏军主力部队的决战,圣火教东方教区主教奥斯犹豫了一下,对大宛国的统帅法瓦兹公爵问道:“破虏军在芝利丝城可是聚集了不少的骑兵,是不是应该多调集一些骑兵部队赶赴芝利丝城?”

法瓦兹公爵随即说道:“破虏军在米摩靼城、肯尔穆城和浩达褐城,也有不少的骑兵,为了防止这三座城池的破虏军,在决战之时给我们制造麻烦,我们必须留下足够的军队,包括骑兵部队在内,以把这三座城池的破虏军,牢牢困在城内。”

车师国的统帅费达侯爵跟着朗声说道:“主教阁下不必担心,我们车师国十个军团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二十万骑兵,并且我们车师国几个附属国的三十万军队之中,还有五万骑兵部队,再加上大宛国三个骑兵军团的十五万精锐骑兵,对付破虏军主力之中的骑兵部队,应该是足够用了!”

听到两国领兵的统帅如此一说,主教奥斯点了点头,接着主教奥斯又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情,“对了,我们圣火教得到消息,安息国军队的两个军团在沙赫京斯克行省遭受重创,九万多人被破虏军所俘虏,并且因为安息国军队对破虏军战俘的屠杀,这九万多安息国被俘将士,都被破虏军给活埋了。”

车师国的统帅费达侯爵冷笑了一声说道:“安息国的军队,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们之前可能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安息国的士兵成了破虏军的俘虏,现在你把人家破虏军的战俘杀光了,破虏军还能白养着你们安息国的俘虏吗?”

主教奥斯跟着叹气说道:“安息国军队这几天又干了一件事,他们在沙赫京斯克行省的加其姆城,又掀起了一次征粮行动,把加其姆城内七、八万平民屠戮一空,想必等高昌国的国王得到这个消息,绝对会暴跳如雷的。”

大宛国的统帅法瓦兹公爵眉头紧皱说道:“我们几国军队在奥伦行省征集了大量的粮草,各国军队几个月内都不会出现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六章 万事只能一个忍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