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644>第一一四章摊牌

在李鸿飞率军驱赶阿济格之时,江南同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便是王国兴率领神机营骚扰清军之时,无意间抓到一名清军探子,并从他身上,搜出大量信件,主要是郑芝龙、郑之豹与多铎之间的往来密信,其中就有,关于截杀李鸿飞,以及投降满清的书信类容。

这是大事,王国兴觉得还是要找李鸿飞商议一番。

而李鸿飞最初的感觉就是,这件事太特么戏剧性了,之前因为担心郑芝龙要反,所以李鸿飞提议先发制人,让王国兴派人行刺郑芝龙,没想到郑芝龙也将他视作了潜在威胁,让多铎找人除掉自己。

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两次行刺,王国兴没有搞死郑芝龙,而李鸿飞也算是有惊无险。

“如今正是对付清军的关键时期,这件事还是先别传出去,省的后方人心不稳。”李鸿飞想了想,决定先将这件事压下来,等对付完阿济格,然后专心对付这郑芝龙。

李鸿飞的想法不错,毕竟郑芝龙的船队如今正在长江水道,若此时真反了,阿济格那二十万大军,绝对能逃出生天,现在跟郑芝龙撕破脸皮,受益的只有满清。

然而李鸿飞不追究,不代表清军会善罢甘休,何况这烟雾弹本就是清军释放的。

李鸿飞率领联军才行至当涂一带,东厂掌印太监王承恩,便快马赶到前线,说南京城内风传,城防总督李鸿飞遇刺一事,是由郑芝龙挑唆的,郑芝龙已与清军达成协议,开番造反。

所谓开番,是指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虽称臣纳贡,却并不受朝廷节制,封地内的最高行政长官,由封地自行任命,只需向朝廷报备即可。

比如明朝的沐王府,比如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番。

郑芝龙之前确实有这打算,可那不还没有实施嘛!

结果朱由检听闻传言,立马信以为真,赶紧派王承恩过来,准备掉李鸿飞的联军回去平叛。

“这事儿有点蹊跷,前几日我们才截获了郑芝豹与多铎的往来书信,而且下令禁止外传,城内百姓又是如何得知的?”戚红英不解。

“什么?你们既然知道郑芝龙要反,为何不提前派兵回去镇压?那样也好打郑芝龙一个措手不及啊!”王承恩责怪道。

如今城内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了,相信要不了多久,福建那边也会知道,届时郑家军有了防备,想要取胜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算什么话?之前在镇江府之时,不就知道郑芝龙要反了吗?之所以扣押不报,还不是为了先解决眼前的敌人,否则大军回援,清军趁机反攻,又该如何是好?”王国兴反驳道。

他是锦衣卫头子,截获情报没有上表,属于失职,可如今战事紧迫,李鸿飞强压住不让泄露秘密,所以王国兴可不背这黑锅。

“算了,都别争了,这明显是清军的计谋,城内的谣言,与截获的信件,时日相差不多,清军就是想我们内乱,好争取喘息之机,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了。”李鸿飞说道。

事到如今,李鸿飞要还不清楚王国兴被清军利用了,他就真枉费受了十几年谍战,宫斗电视剧的熏陶了。

这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随便抓个舌头,就能截获全部信件?

“那李大人觉得这事怎么办?”王承恩将皮球抛给李鸿飞。

他过来就是求计策的,只要有应对之法,怎么都好说。

“派人去江阴,控制住江阴五百水师战船,然后将这些信件交由郑森,让郑森写信给郑芝龙,两条选择:第一,让郑芝龙赶紧造反,别再磨磨唧唧。第二,就是郑芝龙亲自出面澄清此事,说一切都是满清的阴谋。当然,为了表明决心,他郑芝龙必须放弃一切权利,安心做他的平国公,继续当红顶商人。至于水师究竟交由谁来管理,由圣上定夺,不过我推荐郑森,他是郑芝龙的儿子不假,但此番大战,居功至伟,掌管水师,郑芝龙一应手下,也不会反对,更加能显示圣上的容人之量。”李鸿飞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早前的长江水道一战,郑芝龙的船队拥有大小战船,已达一千四百余艘,控制住江阴的五百水师战船,等于是拿下了郑芝龙三分之一的水师,即便将来开战,在长江流域,朝廷也不会没有丝毫反击之力。

至于将信件交由郑成功,那是因为即使不摊牌,随着民间的传播速度,郑芝龙很快就会得知这一消息。

若这时候,朝廷携大胜之威,直接以强硬态度,逼迫郑芝龙做出选择,想必郑芝龙定然会心虚,再加上信件的作用,郑芝龙很快便会明白,这是清军的嫁祸之计,若是真的造反,到了清军那边,估计也没好日子过。

而推荐郑成功掌管水师,除了郑成功确实立下汗马功劳外,更有一丝李鸿飞对郑成功这位历史名将的钦佩之意,希望大明水师在郑成功手上,真如历史上那般,名扬海外。

要知道华夏历史上,海军最出名的将领,除了郑和,那就只有郑成功了,一个率领舰队,抵达了非洲东海岸,一个率领舰队,击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人),收复了宝岛台湾。

李鸿飞说出自己的看法后,便继续领军追击阿济格,就算郑成功造反,这不还有黄德功等人吗?

这些总兵,对付清军不行,自己人打自己人,抢夺地盘,都是一把好手,让他们去平叛,绝对妥妥的。

而王承恩听完李鸿飞的建议,便拿着


状态提示:第一一四章摊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