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顿泡面,吃到后面辣眼睛,王国兴差点连胆汁都吐出来了,看来这番薯不受古人待见,还真是有原因的。
见正事儿已经谈完,王国兴也不愿继续在这里遭罪,告罪一番,便匆匆离去。
次日,金陵城,南明皇宫之中,朱由检在御书房召见王国兴。
“先生真是这样说的?看来先生也不看好此次扬州之战啊!”朱由检听完汇报,喃喃自语道。
“圣上,先生说了,此战不可为,关键在于人心不齐,还请圣上莫要介怀。”王国兴安慰道。
“人心不齐,人心不齐......”朱由检喃喃自语,脸色越来越难看,随后猛地将手上茶杯摔在地上,大声咆哮道:“我大明近十几年来,何时人心齐过?袁崇焕,吴三桂,朱纯臣,但凡朕重用之人,没一个有用的!诸臣误我,误国啊!”
“圣上息怒!”王国兴单膝跪地道。
这时候,他只能出言安慰了。
“是你们逼朕的,是你们逼朕的!”朱由检犹如疯魔一般自言自语,嘴唇不停地颤抖着。
良久,才渐渐稳定情绪,转头对王国兴说道:“传朕旨意,为表大明与满清拼死一战之决心,即日起,全力支援扬州战事!命福王朱友崧,携中极殿大学士郑三俊、文渊阁大学士刘宗周、武英殿大学士徐石麒,同驻扬州,安抚城内百姓。另,大量军队入扬州,缺乏遮风避雨之所,但凡贡献房屋之百姓,可乘船南下,由朝廷安置住处,待战事结束,再送其返回扬州。”
朱由检一口气说了很多,先表明自己这是要跟满清死磕了。
随后画风一转,直接将之前与自己不合的朱由崧派去前线,连带着还有三名东林党大佬,六名内阁成员,除了史可法自愿去前线之外,剩余五人被朱由检强行派出去三名。
人家史可法去扬州抗清,好歹也有督师的权力,能指挥,节制扬州所有军队,而这三人过去纯粹是个光杆司令,说是安抚人心,不过是朱由检在借刀杀人罢了。
因为除此之外,朱由检又拿出一份东厂递交的名单,对王国兴交代道:“这里面的官员,也给朕想办法,送入扬州!”
可见这次朱由检是杀心大起了,用房屋问题,将扬州城内的老百姓迁移出来,再想办法让这些心思不正的官员,去填补空缺,到时候这些人若是投敌,则受万人唾弃,而他们的财产,自然没收充公。
若是被满清杀害,大不了给个忠烈封号,届时还能利用这些官员的影响力,获取他们身后世族的全力支持,可谓是一举两得。
只可惜就连朱由检,也没料到,清廷进入扬州后,竟会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事件........
“那.....京营四卫,还调往扬州吗?”王国兴小声询问道。
京营四卫自然是指,守卫南京城的四个卫所,其中直属皇宫禁军的,有两个万人卫所,另外还有两个五千人的神机营,四个卫所算上辙重后勤等杂兵,总计大约三万人,而且这三万人之中,几乎都是最近半年招募的新兵。
主要还是朱由检自己太多疑,南京城内的防务,他根本就不相信各地总兵手上的部队,甚至包括史可法的军队。
王国兴虽然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但却兼职镇国大将军,总督京营四卫。
如今的局势,王国兴已经明白,皇上这是在清除异己,去往扬州的,估计没几个能回来了。
可早些时间,为了安抚史可法,崇祯答应了,从京营调出两个卫所,共计一万五千人前往扬州,若圣上真将这些军队也调往扬州,那他王国兴必然得领兵出发,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
“京营分出两卫,开赴镇江待命,以统筹各地后勤为由,驻守镇江,切记不可渡江支援。”朱由检想了想,这才说道。
既然是做戏,当然得做全套,镇江与扬州一江之隔,渡江仅需半日便可抵达,与李鸿飞所在的苏州,也不过一天的路程,即使有意外,也能快速撤入苏州。
让禁军在镇江维护治安,保证后勤畅通,没人能提出反驳,毕竟大家都知道,禁军的四个卫所,都是新兵蛋子,需要时间来熟悉,这也无可厚非。
“微臣领命!”王国兴大声接令。
只要不让他白白去送死,他心里自然高兴,虽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次去扬州的,摆明了都是要被当做弃子的,若这种情况下,皇上执意派他过去,虽然王国兴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寒心是必然的。
“对了!史阁老那里,你得想办法,在最后关头,将其救出来。”朱由检忽然叮嘱道。
看来崇祯对史可法,还是很看重的..........
不仅崇祯对史可法看重,李鸿飞同样也如此,在得知扬州现状后,便立即乘船,赶往了宝山镇。
如今的宝山镇,早已不似半年前那般荒凉,尽管大雪封山,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但远处升起的几条黑色巨龙,倒有一番十九世纪,西方工业城市的风味。
苏州重工的一期工程,已于十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其中有大型木材加工厂,年产量预计十万吨的大型炼钢厂(十万吨在当时属于大型了),农业工具制造厂,精密仪器制造厂,武器制造厂,等等一系列与现代化接轨的工艺制造基地。
木材加工厂自是不必说,民用的农具生产,燧发枪的枪托,火炮的支架,这都需要大量木材。
苏州重工的所有木匠,几乎全都集中在这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