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明高于一切>第一百八十二章 诗言志

陈迪如今虽然在名义上掌握着天下兵马,其实能够实际控制的,也只有飞虎军和弗朗机雇佣军。

有一件事是陈迪没有料想到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已秘密离开玉泉山,他正在串联各省总兵带卫所军入京勤王。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卫所军却都不买陆炳的账。他们持观望的态度,飞虎军威名天下皆知,谁也不敢做出头鸟。

陈迪要控制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卫所军,要控制两京一十三省的政权,就急需大量的人才。

陈迪现在虽然有严党这个庞大的官僚集团做帮手,可他心里清楚。严党之人,争权、敛财个个是行家里手,绝对不能让严党的人长期把控权利。

求才,这是陈大都督想要掌控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所要走的第一步!

大明的读书人全都是熟读四书五经,受的是儒家礼制教育。自己带兵入京“勤王”,又杀了清流领袖夏言,在天下的读书人看来,陈迪是个大逆不道的篡权者。这一点,陈迪心中有数。如果有读书人跑来效忠于他,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唾弃!

陈迪苦思冥想,要让大明的读书人效忠于他,必须得用一个绝妙的法子。这法子便是用读书人的方法对付读书人!

陈迪的法子是,用抄袭的方法写一本诗集,在两京一十三省广为散发。以诗咏志,以诗言志,要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他陈迪一心为大明着想的苦心!

陈迪摊开笔墨纸砚,先题了《大都督诗集》的书名。

抄袭嘛,自然应该选嘉靖朝之后的诗。要论近代以诗言志的第一人,当以二十世纪的那位伟人为首。想到此,陈迪挥笔写下: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fēng_liú人物,还看今朝!

陈迪想了想,这首《沁园春?雪》,虽然能写出自己气吞山河的大志向,却似乎没有点名自己复兴大明的苦心。说白了,就是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要复兴大明,还是要自己当个乱世枭雄,取大明而代之。

陈迪又想到了一首诗《祭黄帝陵文》,看来只需稍加修改,便能言明自己复兴大明的志向,让那些读书人对自己心生敬佩。

赫赫始祖,吾华肈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事沧桑,中更蹉跎。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逐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明,让其沦胥?

迪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大明英才,团结坚固。不论官民,不分贫富。

复我河山,卫我大明。以物此志,永失勿恍。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践临之,皇天后土。”

陈迪又抄袭了五十多首明代,将其中的中华、中国全都替成了大明二字。

陈迪背了一夜的爱国诗词,也抄袭并修改了一夜的爱国诗词。一厚本的《大都督诗集》,五十多首爱国诗词,写完已经是午夜时分。

陈迪叫来唐顺之,将《大都督诗集》交给他过目。

唐顺之看了其中三四首诗便发自内心的攒道:“大都督不愧为皇上钦点的二甲头名!这些诗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迪知道唐顺之说的是真心话。嘉靖朝之后的古言爱国诗里的精华,全都在这本诗集之中了,他唐顺之怎能不佩服?

陈迪对唐顺之说道:“将此诗集立即刊印成册。第一批嘛,就印五万册!然后将这五万册的诗集在各省分发。”

唐顺之是聪明人,已经猜出了陈迪的八九分意图:“大都督,你这是要让天下之人都知道你心中的大志向,改变世人对你擅权独武的偏见对么?”

陈迪点点头:“老师你说的对。如今世人都认为我陈迪是个擅权独武的奸臣,我想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百姓!”

唐顺之道:“大都督,你这本诗集一旦在天下流传,必将引起轰动。这诗集中的气势,让我这个寒窗苦读十年的人不甚钦佩。与其说是钦佩。。。。。不如说是震撼!”

陈迪道:“但愿天下的读书人都能了解我的苦心!但愿天下的人才,能够主动来投奔,为我效命!”

唐顺之道:“原来如此,大都督的诗集,澄清自己是次要,凭这本诗集招揽人才才是主要!妙哉!妙哉!”

如果说唐顺之之前对陈迪是钦佩,现在则是拜服了!有如此文武全才,又有如此手腕的人,遍观大明百多年史册,无人出其右!

唐顺之走了,陈迪连夜进到严嵩府邸。

严嵩道:“迪儿,你深夜来访有何事?”

陈迪道:“义父,儿子有个想法。”

严嵩问:“但说无妨。”

陈迪道:“儿子认为应该为大明广选人才,不如开恩科吧!”

严嵩摇头道:“恩科不能胡乱开啊!人才?要人才做什么?咱们的人遍及两京一十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二章 诗言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