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一三八章 复试,稳扎稳打,过关斩将

4月14日,杨文斌,向股长和主任请了假,踏上了开往京城的列车。

此次复试,让杨文斌的内心十分忐忑。因为如果初试,没有考上的话,也就算了,也就没有后面的那么多的幻想。

可是,要是参加了复试,又被拿下来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了。自己又怎么甘心呢?

但是他也在想,自己这样紧张,其他参加复试的同学,也会是这样紧张的。

这时候,考的就应该是综合素质和反应能力了。

经过一宿的颠簸,15日上午,列车进了京城站。

出了站台,京城站前广场上,人流熙熙攘攘,远处,高楼是鳞次栉比,不愧是国家的首都。真的是一座大城市,与杨文斌每天接触的小县城,是无法比拟。

杨文斌背着行李,去找寻前往军事科学研究院的站牌!

找了一会儿,他终于坐上了一辆开往颐和园方向的公交汽车。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长安街上,一会儿停一会儿,一会停一会儿的,慢的像老牛。

公交车,颠簸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

在来京之前,扬文斌特意给于老师打了电话,向他报告了自己通过了初试,即将赴京参加面试的好消息,于老师也很高兴,叮嘱杨文斌一定要自己认真复习,来京城时一定要来看自己。

公交车过了颐和园,转过西北角,面前赫然出现了一座很大的院落。

在正门上面,有一座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的牌子。

杨文斌下了汽车,来到站哨哨兵面前,拿出军官证登记,并告诉哨兵说,自己是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的。

登记完,杨文斌向这个哨兵打听招待所在哪里。哨兵给他指了方向,并放他进入了院内。

杨文斌走了大约五分钟,就到了院里的招待所,是一个五层的小楼。门前,写着“招待所”三个大字。

杨文斌,进了招待所,里面来往的服务员,都穿着军装。

他拿出军官,开了一个标准间。

然后跟着服务员的引导,来到了二楼阳面的一个房间,208室。

打卡进去,房间里面很整洁,有一张大床,一台电视,独立卫生间。

安顿了下来,梁文斌,就给于老师打了个电话。向他预约,准备去看看于老师。

于老师听说杨文斌来了,很高兴,说:“这样吧,中午,我请你吃饭,就在学院的小餐厅。”

然后告诉杨文斌,怎么走,才能找到餐厅。

快到了中午时间,杨文斌按照于老师说的地点,找了过去。

这是校内的一家小饭店,里面有单间,幽静。

杨文斌,快到了饭店门口的时候,看见于老师正在门口等着她。

几个月没见于老师,他还是这样和蔼可亲。

他笑眯眯的拉着杨文斌的事,问道:“怎么样?成绩出来了。看来我的眼光没有错,你考得不错。我侧面打听了一下,你报的这个专业招生是两名,四个人参加复试。但是从文化成绩看,你排第二。

如果,复试表现正常的话,被录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杨文斌问别于老师:“能不能和导师联系一下啊?我们提前见个面,联络一下感情。也有利于现场发挥。”

“不用,不用!”于研究员坚决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说:“咱们军事科学研究院的老师教授,非常有职业道德,根本用不着提前和他见面。如果你提前和他见面了,说一些话,可能效果适得其反。如果你给她造成了不好的印象的话,位于现场复试时的打分是不利的。所以一动不如一静,你就安心地准备好,参加复试,静等成绩出来就可以了。看你发挥的程度,决定你能否被录取。”

听到于研究员的这个建议,杨文斌打消了约见导师的念头。

两个人吃完了饭,杨文斌就回到了招待所,于老师因为下午还有课,就回到了机关楼,继续上班。

第二天上午八点,杨文斌准时来到了军史楼,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

在军事历史课题组的小会议室里,有各自的导师主持,对本专业的报考学生,进行专业复试。

小会议室门前是待考区,会议室里面是考试区。

到了小会议室门口,工作人员验看了杨文斌的军官证和准考证,然后给杨文斌以了一个关于复试的英文题目。

考试的要求是围绕一个主题,自由发挥,讲五分钟。要求利用英语进行演讲。

杨文斌抽到的题目,是论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准备的时间是半小时,八点半正式开考。

杨文斌,按照这个题目,准备了一个要点。

第一个,他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最后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同盟是事情的发展。

第二个,他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拖住了日军90以上的兵力,避免了美英双线作战,也缓解了苏德战场给苏军带来的压力,避免美英战士的过多战损。

第三个,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了3500万的人民。经济损失更大。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理由,杨文斌认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也是主战场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点半,正式的复试开


状态提示:第一三八章 复试,稳扎稳打,过关斩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